公告版位
- Oct 22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5-在日本人氣指數最低的茨城県(5)羞於啟齒的筑波山登山記
- Oct 21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4-在日本人氣指數最低的茨城県(4)一定要提的里海邸早晩餐
雖然可以下午2點半就check-in,但我那天早上去爬筑波山,下山後趕到旅館已經是3點40分左右,只比一般check-in時間慢了40分鐘而已,下午6點的晚餐時段已經被排滿,只能選7點用餐。如果夏天來的話,下午6點正好可以邊吃飯邊看夕陽染紅整個太平洋海面,可以眺望大海的用餐和大浴場是里海邸-金波樓的最大賣點。如果是兩人入住里海邸,價格會便宜些,但這種頂級旅館願意接單人客已經讓人很感激了,有許多高檔的一泊二食旅館不接受單人預約,除非找到同行的人,要不然有錢也享受不到。
- Oct 20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3-在日本人氣指數最低的茨城県(3) 旅行是減肥大敵
花了快半年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減了4公斤,出發到茨城県旅行前幾天我還在家裡衣櫥前面開心比劃,之前還穿不進去的衣服竟然都變寬鬆了,唯有衣服不會騙人,忠實呈現體重變化。出發到日本之前心情蠻好的,盤算著旅行回來後怎麼整治這些好久沒穿的美衣。我把這趟整整五天的旅行平均分給茨城県和東京,在東京沒吃什麼像樣的東西,因為我在茨城県被養肥了,事實上我只不過是「完食」里海邸的二個大餐,再另外大啖一頓鰻魚飯而已,減肥這檔事真是煩人啊!花了很多時間減掉但只要一星期的放縱就讓體重回復大半。
- Oct 19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2-在日本人氣指數最低的茨城県(2) 大洗里海邸-金波樓
既然冒著無聊的危險再次來到茨城県,那就一次給它玩個夠吧!我在茨城県總共待了三天兩夜,某種程度上(不是全部)已經扳回茨城県很無聊的印象。我去爬了筑波山(日本百名山之一)、看了日立海濱公園掃把草,住在大洗海岸的旅館里海邸-金波樓、完乘兩條地方線鐵道(鹿島臨海鐵道+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逛了人氣的那珂湊魚市場,但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里海邸-金波樓」說起,我想給每次日本旅行一個難忘的經驗,2018年底這次旅行的亮點就是里海邸的住宿。
- Oct 18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1-在日本人氣指數最低的茨城県(1) 掃把草讓它起死回生嗎?
你知道在日本47個道府県裡面,常年在人氣指數調查(魅力度ランキング)最後一名的是那一個県嗎?就是我這次到日本旅行的茨城県(IBARAKI)。本來我對茨城県也是興趣缺缺,很多年前曾經去過茨城県的首府水戶,那時看過老叩叩的偕樂園(就是日本三園之一)之後竟然不知道做些什麼,食物也沒有特別好吃,只待了一天就無聊到落荒而逃。
- Oct 14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40-2018年台中歌劇院的齊格飛(二)美哉台灣
台中歌劇院和跟柏林德意志歌劇院製作的「齊格飛」最大的差別是,沒有使用蠻牛和德國百靈油提神,前者我連續看了兩場竟然都沒有打瞌睡,並不是在家事先睡飽喔!事實上那個週末簡直忙到爆肝,星期五下午先南下台中看下午五點開演的齊格飛,半夜才回到新竹;隔天清早搭高鐵回台南,陪三個姪子到高雄溜答一整天,走到鐵腿;星期天早上搭高鐵到台中,跟好久不見的朋友約中午見面吃飯,聊到下午三點又繼續看最後一場齊格飛,也是半夜才回到新竹。但是台中歌劇院的製作並沒讓我睡著,因為拉夫拉的視覺製作實在是太好看,終場時滿場觀眾大聲喝采,我呢?當然是起立喝采,因為相較之下,柏林歌劇院中規中矩製作的齊格飛就遜掉了。
- Oct 12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9-2018年台中歌劇院的齊格飛(一)柏林的慘烈經驗
搭飛機到國外看歌劇感覺雖然很Fancy,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是寧可在台灣看歌劇,因為便宜又大碗,服務又好。我買了10月12日和14日兩場在台中歌劇院上演的指環第三部「齊格飛」,同一部歌劇連看兩次是我的習慣,幸好台灣自製的歌劇通常也是連演好幾場,正中下懷,通常看第二次時會比較有時間注意到細節。能夠買兩場歌劇票代表它的價格也在可負擔範圍,這次齊格飛的最低票價是800元(還有更低的視線受阻區400元但數量很少)持有歌劇院卡再打9折,2場加起來也不過是台幣1440。
- Oct 10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8-小人兒悠遊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園區
三個小姪子都學鋼琴,從四歲開始也學了三、四年了,到現在已經可以看出來他們不是天才,只是平凡人。我很了解為什麼老弟要嚴格督促他們練習進度,因為能夠跟音樂親近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沒有家學淵源但我們家的兄弟姐妹都喜歡古典音樂,小弟最上進,國中時就哀求老媽幫他買最便宜的風琴,從自學、存錢買鋼琴到現在自己幫小孩啟蒙學鋼琴,我們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他希望能夠讓兒子們得到。三個小姪子從剛開始的想學,中途的挫折抗拒,到現在把練琴當做是生活的一部分,音樂在不知不覺當中潛移默化生了根,我真希望自己小時候父母也曾給我這樣的機會。
- Oct 01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7-我的蘭花美夢
一直很羡慕能夠讓蘭花開花的人,曾經看過羅大任的「園林內外」提到非洲肯亞荒野的大樹上,野生蘭花長滿整棵樹的情景,有時去爬山看到蘭花隨意寄生在樹幹上面,長得欣欣向榮還有花苞,看起來好像也不難種,但實際上不容易,這也是我一直想要挑戰的園藝領域。
- Sep 29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6-想要把家裡變成綠色森林的美夢, no comment
每個到花市買花或是想要開始種花的人都有個美夢,想要把家弄得像是綠色森林一樣,有個最近買新房的同事就是這麼想的。若是我把切身經驗傳授給這位同事,那就算是不道德的潑冷水行為(太過白目了),但實際上潑冷水是有必要的,如果大家都這麼會種花的話,那麼花市的生意也不會一直蒸蒸日上,就是有人常常把花種死了,需要買花補充才會有花市的存在。
- Sep 27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5-GUCCI小包大翻身
我有一個GUCCI小包,識貨的人一看就知它是30年前的款式,它是小阿姨送我的,我一直都很珍惜使用。但再怎麼小心,因為是當做隨身的盥洗包(放口紅、防曬之類的隨身小物),所以用來鑲邊的皮質磨損嚴重,加上有次我的包包大淹水,原本磨損的皮革爛得更嚴重,曾經考慮把它丟了,但本體PVC部分完好無缺有點捨不得,念舊的我最近想到一個好方法。
- Sep 25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4-置入性行銷-出遊感想教育篇
從二年前開始嚐試帶著小姪子出門,一開始只是搭短程火車,從台鐵沙崙站搭到保安站,老爸把三個孫子戴到台南高鐵站,然後由我接手帶他們搭火車,最後在保安站下車(老爸開車到那裡等我們)。剛開始他們對於這樣的安排很開心但幾次之後就嫌旅行時間太短要求延長。從一開始的不受管控的「自走炮」+軟腳蝦到現在「按照標準流程作業」的正規衝鋒軍,二年來看到小孩在體力和智力的明顯成長,讓我還有動力繼續帶他們出遊。
- Sep 24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3-減肥大敵-可怕的Almond Roca 杏仁糖
同事的婚禮在即,我的體重也逐漸來到理想狀態,2008年穿過的無肩小禮服擠進去了(但有部分肥肉溢出來),時間太趕我已經放棄穿這件小禮服出席,打算從衣櫥裡挑出其他華服赴宴,這些華服都是舊衣,因為前幾年發胖讓它們退居幕後,現在又要重出江湖。
- Sep 20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2-在果菜批發市場當翻譯(3)與奧客相處的哲學
走遍半個世界,我現在超會看人。做生意的人,顧客上門並不表示有生意,觀察上門的顧客讓你做成多少生意才是重點,要不然使錯力也是白搭。最近我在「觀人」這門課又更上一層樓了,深深覺得「人真的要為自己的面相負責」其實可以從許多蛛絲馬跡找出奧客的真面目。有時候看到虐待外勞的新聞,我都很想看一下這個雇主的臉,通常稍微瞄一下照片就可以了解事情大概。
- Sep 18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1-在果菜批發市場當翻譯(2)就趁這個機會好好學習
- Sep 17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30-在果菜批發市場當翻譯(1)買魚是一門大學問
有個星期六早上老爸call我手機,要問我幾點到台南,這一年來我幾乎是每周末搭高鐵回台南,看老爸也順便帶小姪子出門去玩。但接到電話的當下我只能回答:「要明天才能回去啦,我現在菜市場當日文翻譯!」老爸喔喔兩聲就說他知道了,因為之前有跟他提過為了練習日文,有時候我會跟最近認識的日本廚師去菜市場當翻譯。
- Sep 14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9-竹北豪宅轟趴記事
- Sep 12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8-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減肥計劃
其實我沒有瘦很多,大概只有三公斤多而已,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即使只有三公斤但顯現出來的成果蠻讓人興奮的,首先是許多人發現我變瘦了(臉變得比較尖,快要回到年輕時瓜子臉),兩隻手臂變細,不管從那個角度拍照看起來都沒有以前肉垂垂的樣子。光是以上兩點就可以讓我加碼繼續減肥,更何況是許多舊衣竟然都穿得進去,省了許多改衣服的錢。我用的減肥方法很簡單,少吃多運動,即使只是少了3公斤但似乎是身體整個縮水一圈,但肌肉卻變得更結實明顯。
- Sep 10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7-帶小孩逛奇美博物館(2)BONENE
逛完奇美博物館,我們搭車到台南市逛百貨公司。台南的百貨公司很多家但我看得上眼的只有一家,也就是西門路的新光三越新天地,品牌比較多,但老實說我現在也很少在百貨公司血拼(應該説已經不血拼了)這次帶小姪子去新天地的唯一目的是「見識阿飄可能出没的地點」
- Sep 09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6-帶小孩逛奇美博物館(1)羅丹沈思者
台語顧小孩叫做「騙囝仔」,我覺得我還蠻會騙小孩的。這次回南部我決定帶小姪子去逛奇美博物館,無論是大人和小孩都跟我說,他們已經去過很多次奇美博物館,可不可以換地方?但自從奇美搬到新家之後我都還沒去過,每次搭老爸的車子經過,都沒有人想停下來看一下,這是標準「住太近」心態,太容易取得的東西都不會珍惜,大家寧可搭飛機跑大老遠去看別人家的博物館也不會珍惜自家的東西。新的奇美博物館真是讓人驚嘆,不論是收藏或是園區規劃都非常優秀,實際上進館參觀的人也不少,台南鄉親免費入場,不知道實際上到底可以收到多少門票費,但想必是無法彌補整個博物館的維持費用,幸好有政府接手讓南部人有更好的藝文環境。許多財團賺大錢,也設了各種文教基金會來避稅或做公益,但許文龍的回饋最讓人激賞。
- Sep 06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5-享樂人生-家裡附近的健走步道
- Sep 05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4-新入手的葉珈伶洋裝
台灣的服裝設計師裡面我最喜歡的三個品牌是葉珈伶、胡雅娟和傅子菁,雖然後者已經結束營業,但我的衣櫥裡已經有一大堆傅子菁,它們是我修改衣服的靈感泉源。每個設計師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葉珈伶的設計最適合我的骨架和身材,但我喜歡胡雅娟帶點女人味的格調,傅子菁充滿創意和多彩的拼貼方式和我想要的波希米亞生活方式很接近,所以日常生活裡,我輪流穿用這三個設計師的衣服來變化心情。
- Sep 04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3-樹上成熟的碩大芭蕉
我很喜歡芭蕉的酸甜口感,只可惜一般芭蕉都很小條,每次要多吃幾條才夠。直到前幾天朋友送我一串芭蕉,這才知道原來芭蕉也有很肥大的,我猜是朋友施了有機肥的關係。既大又肥而且還是樹上熟成的芭蕉真的好珍貴啊,香蕉只要一成熟很快就會發黑腐爛,最近到有機市集發現每個攤子都有賣芭蕉,但賣相沒有朋友給我的好看。有一段時間沒有下田的朋友,最近去巡田時驚喜發現整串芭蕉都成熟變黃了,而且竟然沒有被人偷走,趕忙採了下來,然後在週末的早上開車到新竹各地分送給朋友。
- Sep 03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2-減肥共同體的小米手環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來不用中國或韓國品牌的東西,如果能夠選擇我連中國製或韓國製產品都不想要用,但這一年來出現例外,我愛上了小米手環,以前我左手戴的不是喬治傑生的手環就是喬治傑生手錶,現在被小米手環取代,萬不得已要用GJ搭配衣服時,才把小米移到右手。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呢?這一切都是從朋友送的小米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我就迷上每天的計步遊戯,在這以前我是用Iphone計步,但我不是那種手機寸步不離手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步數沒有被計算到,有了可以計步的手環就方便多了。
- Sep 02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1-舟車勞頓的台中歌劇院看芭蕾(2)頂級珠寶
這次看的世界芭蕾舞星饗宴(Ballet Star Gala)是VCA贊助的,VCA就是法國的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我喜歡它們幾個系列的珠寶但價格昂貴只能看看而已。之前有次老爸給我們兄弟姐妹每個人一筆錢,本來每月薪水都在支付買鋼琴貸款及老家蓋房子款項的小弟,突然間覺得自己很有錢,走路看起來很有風的樣子,我就趁他來台北時把他帶到101大樓的VCA「漏氣消風」,我還記得小弟看到珠寶價格時的洩氣模樣,我把這件事講給老媽和老爸聽,他們都覺得好好笑。
- Sep 01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20-有機食品的迷思, 麵包和檸檬醬
有時候提到吃有機食品這檔事,就會被人打槍,尤其是日本人,有機食品在日本不是很流行。有個日本人還跟我說他的親戚也是吃東西很小心,結果也是得了癌症死掉了;另一個日本人跟我說賺的錢有限,如果只吃有機食品的話恐怕也會活不下去。我身體一向還不錯,是不是因為吃了有機食品的關係呢?好像也不盡然,不過只要冠上有機之名,價格就會抬高好幾成,這是我對台灣蓬勃的有機食品發展趨勢最不爽快的事情。
- Aug 30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9-舟車勞頓的台中歌劇院看芭蕾(1)交通篇
常常聽音樂會的人應該會注意到音樂會檔期安排這件事,搶黃道吉日真的蠻重要的,兩廳院自己推出的節目通常都是排在星期六或星期天,若是排在平日賣座至少要先減個二成左右。對於上班族而言,平日聽音樂會真會要了老命,尤其我是住在新竹,離台北的兩廳院或是台中歌劇院都有一段距離,除非逼不得已,平日我不會去聽音樂會。新竹的音樂會場地我還可接受只是觀眾水準有待改善,有次在新竹縣演藝廳看貝克特的「等待果陀」,我做了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看完上半場就回家了,觀眾水準低到讓人無法忍受。顯然有許多家長把貝克特的作品當做是兒童劇,現場大約有3成的青少年及小孩(包括嬰兒),演出當中不斷有嬰兒啼哭,小孩講話聲和坐在吵鬧小孩附近觀眾的憤怒噓聲,跑遍世界聽音樂會,這種荒謬的光景還真能對應「等待果陀」想要表達的哲學。
- Aug 28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8-跳躍式讀書的樂趣
週末我喜歡在家擺龍門陣,有時為了別人,把好菜擺滿桌子邀朋友來家裡吃吃喝喝;有時為了自己,把想看的書全部搬出來放在桌上。6尺長的大餐桌是居家活動的主軸,我在這裡招待訪客、讀書、吃飯、寫部落格、做手工藝DIY或縫衣服。不用回南部也沒在家請客時,我最喜歡把想看的書全部搬到餐桌上,備好茶點水果和開水,拉開家裡唯一的靠背椅,打開桌底的Phiten腳底按摩器,然後開始週末的美好時光。
- Aug 27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7-下雨過後的雜木林散步
- Aug 25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6-莫斯科芭蕾舞團的天鵝湖在台北
最近全台灣各地都下大雨,已經買了台北國家歌劇院「天鵝湖」芭蕾舞劇的門票,因為門票買得早,價格還算便宜,看著窗外的大雨我一度考慮是否要放棄到台北觀賞這場芭蕾,是要搭高鐵還是國道客運?就在「to be or not to be」當中還是整裝出門朝家裡附近的巴士站走去,搭巴士來回才200元,比高鐵便宜多了,勉強出門的主要理由還是因為舞碼是「天鵝湖」(swan lake;schwanensee)。
- Aug 23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5-暑期最後一堂德文課
- Aug 21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4-複製米其林莓果鵝肝食譜
自從公司改訂電子版商業周刊之後,我幾乎再也沒有看過商業周刊,每次去圖書館也都是預約取書,沒時間靜下心來看雜誌。對我來說,雜誌就是要在閒閒的假日做完家事後,準備一點茶和點心,收音機扭到愛樂電台頻道,坐在餐桌旁翹腳閱讀的東西。我幾乎不看電子書或雜誌,電子書不僅傷眼而且沒有翻書的手感。所以每次到美容院燙頭髮(大約二小時),我大都是埋首在雜誌堆之間,常去的這家美容院有訂商業週刊,老闆也很樂意讓我拿回家,每次去燙頭髮我會先囫圇吞棗大概十本,然後再搬回十幾本還來不及看的,短時間看完半年份的商業周刊真是一件爽快事情,前幾天就正好看到一篇在家開party的文章,文章附的照片讓我眼睛一亮。
- Aug 19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3-一天走2萬步有什麼了不起
在歐洲旅行時一天走2萬步是家常便飯,2萬步大概是十二、三公里,我的極速是一天走48公里,那是在走西班牙聖雅各朝聖路時,在最後一百公里的熱門路段因為找不到便宜住宿,而強迫自己繼續往前的極端例子,以體力一年不如一年的情況來看,我可能再也回不到顛峰時期。現在回台灣上班,我對自己的期許是一天至少要走到一萬步,每星期大概可以達標5天左右,假日很難到,因為平常上班上課很累,假日只想宅在家裡休息,不過回南部老家又是另外一回事。
- Aug 14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2-大江戶古董市買到的黃色帆布再利用
之前在東京的跳蚤市場找到一疋黃色布料,那是早期製作的帆布但因為用塑膠套綑包,狀態很新價格也不貴。購買當下想不出要拿它做什麼?拿來做帆布袋不錯,黃色細條紋布料很美,但我已經有太多袋子了,所以這綑帆布就一直閒置在櫃子裡,直到最近我在老媽的衣櫃裡找到手勾的蕾絲桌巾,才找到這疋帆布的用途,就用它來做一片窗簾吧。
- Aug 13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1-在屋頂發抖的一雙腳
- Aug 10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10-三跪九叩的秘密
- Aug 09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9-分享老鷹紅豆的美味
朋友吃完綿密鬆軟的紫米紅豆讚不絕口,誇我竟然會把兩種東西混在一起煮!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外面的點心店不是都有賣嗎?我很少買飲料或是外食,只會吃部門每星期四訂的下午茶,助理手上有厚厚一疊的外送餐飲名單,這一疊單子也是公司大多數同事有脂肪肝的元凶,但我是不排斥偶爾吃甜點的機會,如果都不吃的話,人活著是要幹嘛呢?這也是為什麼我偶爾會煮紅豆湯的主要原因,紅豆我也不買別的,只買萬丹的老鷹紅豆。第一次吃到老鷹紅豆的美味之後,我就認定這個品牌,它的紅豆大粒而且口感綿密。
- Aug 08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8-假日在家拈花惹草的療癒
除了拼貼瓷磚馬賽克之外,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整理花園,也是所謂的ガーデニング(園藝)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買個有院子的透天房,然後把院子整成人見人愛的大花園,但即使沒有透天厝,其實想在一般公寓種花也不難,尤其是有前後陽台的傳統公寓。園藝是非常殺時間的興趣,做得渾然忘我時有可能忘了補充水份而中暑,老媽以前經常帶一瓶水在院子裡拔草,只要經過她手,就會呈現綠草地最美好的一面,完全看不到一絲絲雜草,但我覺得這樣辛苦的種花在某種程度損害老媽的健康。
- Aug 06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7-不買菜能夠撐多久?
到底不上市場買菜能夠撐多久?根據我最近做的實驗,超過一個月都還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吃得還算不錯。打從知道8月初要體檢我就訂下減肥計劃,除了少吃多運動,而且要趁機把家裡櫃子和冰箱的庫存都清掉,這段時間儘量不買菜。現在體檢結束了,除了體重比去年少了3.5公斤,櫃子幾乎清空但冰箱竟然還有庫存,這種結果讓我心頭一驚,原來我亂買許多根本吃不完的東西,尤其是那些可以儲存的乾貨罐頭,總以為這種東西可以放很久,但不知不覺它就放過期了。
- Aug 05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6-鄉野奇譚的電線桿火龍果
據說屬於多肉植物仙人掌科的火龍果很好種,但我就搞不定老媽遺留下來的幾棵火龍果,花了許多時間施肥整枝但還是長得不太好,更不用提結果子。我猜老媽一定是為了「好棒賽」才種下那幾棵火龍果,一向節儉的她捨不得花錢買貴參參的紅龍果。因為在台灣人氣很高,種植火龍果的農民暴增,而導致今年產銷失衡價格暴跌。花園裡的火龍果長得奄奄一息,幾個月也蹦不出一片新葉子,顯然有鐵血意志的老媽也沒能搞定這些火龍果,有次她要我幫忙架設棚子好讓這些火龍果攀爬,大熱天又碰到有刺的火龍果,我的脾氣發作跟她起了口角,覺得她幹嘛要沒事找事做,才花一百元就可以吃到肚子撐,何必在大熱天弄到所有人都火大?老媽去世兩年我才驚覺到吃果子拜樹頭的重要性(我們一直在享受她辛勤治家的庇蔭)也才發現我越來越想念她。
- Jul 31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5-意外引爆曬紅棗熱潮
我把前陣子曬好的紅棗乾帶到公司給同事看,意外引發紅棗熱潮,本來團購新鮮紅棗乏人問津(大家都覺得新鮮紅棗肉太少不好吃)但知道可以自己曬出紅棗乾之後,突然間同事變得興緻勃勃,比較麻煩的是很多人家裡沒有地方可以曬紅棗。
- Jul 28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4-最爽的陽明山登山活動
我常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的行程壓得太緊,爬山也是。台灣的百岳我爬50座,日本百岳13座,我是爬了日本百岳之後才發現原來爬山可以不用拼老命趕路,而且也可以穿很美很CHIC很愉快的欣賞風景。老實說,我自從在日本和歐洲爬過山之後,對於在台灣爬百岳就失去興趣了,因為標大部分台灣人爬分百岳都放在攻頂這個目標。最後一次爬百岳是公司登山社辦的雪山主東峰活動,委託坊間的登山旅行社辦活動,除了自己的東西其他都有人打理,這樣的登山活動其實是最愉快的,不用像老牛一樣背負公糧和帳篷,只要顧好自己的行李,帶著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沿途有人煮飯給你吃。
- Jul 26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3-我很想而且我也可以(Ich will und ich kann)學會德文
學校的語言課上到了學期中會做問卷,匿名調查對於課程的滿意度,我在初級德文留下對老師的評語「講許多小故事串聯當天的授課內容,刺激學習欲望」。我被這個老師迷住了,也被每次上課一個接一個的小故事迷住。
- Jul 25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2-2018年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訪台搶票記
雖然我到歐洲總是可以買到很便宜的音樂會門票,但那些票的位置通常不太好,不是視野被擋到要不就是得要站著看,出國逼不得已只好將就,但若是在台灣也要這樣搞那就太悲情了,好歹我也上班很久有點積蓄了,所以我在台灣花在音樂會的門票錢比出國還多。台灣的音樂廳設計,不像歐洲的古老音樂廳或歌劇院有那麼多視線不良的死角,即使是便宜的票價也擁有不錯的視野,想要搶這種最低票價就得要把招子放亮一點備戰。
- Jul 20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1-頂樓曬紅棗
最近到頂樓澆花都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水果發酵味,哈!因為我又在搞新的名堂,趁著週末到家裡附近的紅棗樹下撿了一袋熟成紅棗。棗樹看起來雖不高但也有2公尺,除非搬椅子或梯子要不然是搆不到果實的,以前這條巷弄居民不多,大家與紅棗樹和平相處,但今年可不同了,前陣子竟然看到有人為了取紅棗,而扯斷整條枝幹,果實長得最密的那棵最慘烈。
- Jul 19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100-改衣服帶來許多成就感-傅子菁
這是一件洋裝(橘色拼花)和一件上衣的組合(格子), 洋裝下擺不規則的抓摺, 加上長度太長, 單穿看起來很老氣, 我請師傅拆除抓摺變成平接, 也因為這樣多出一塊完整布料, 用這塊橘色布料加大洋裝上半身和格子上衣側邊, 再把洋裝長度改短但保留下擺的不規則拼花. 這樣一來, 不論是洋裝或是上衣都可以單穿但兩件合併一起穿更加出色.
- Jul 18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9-有時候「空空」是好事啊
- Jul 17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8-經典中的經典-FENDI絲巾
我的法國朋友G是個絲巾控,不論何時脖子上總是圍著一條,G年輕時應該長得很美(金髮碧眼身材纖細),我在猜測她是到了某個特定年紀才愛上絲巾的,嗯!你應該知道女人到了某個年紀脖子上的細紋就如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怎麼擋都擋不住,這時候絲巾就變成好朋友了。
- Jul 16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7-到底是那位前妻賣了國巨的股票?
忘了在那裡看過一篇文章,據說台灣最有品味的男人是陳泰銘,眼光精準的他購買許多藝術精品,這些精品有時也會借展給其他國家的美術館,包含日本有名的美術館。能夠被日本人看上的展品絕非等閒之輩,由此可見陳泰銘真的很會買,據說此人眼光獨到,只要被他看上的,即使是是默默無聞藝術家但在某個時間點之後價格都會扶搖直上。真希望我也有他這種眼光,很久以前我曾買過日本某個畫家的畫,結果那個畫家因為畫都賣不出去後來就沒畫了,現在待在家當家庭主夫,老婆出門工作養家。
- Jul 13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6-颱風假的苦果-補上德文課
放了一個無風無雨的颱風假,結果最近要付出代價了。颱風那天沒上的德文課現在要補課,決定補課的時間跟NSO的皮爾金特組曲演出強碰,我得要在這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若是法文、日文或是西文課的話,我可能馬上選擇去聽音樂會,因為葛利格的皮爾金組曲是我的古典音樂啟蒙之一,都是聽CD,一次也沒有聽過現場演出(好像也不常被安排在音樂會中演出)。去年7月買的票,經過一整年的期待,眼看就快要聽到了,但竟然殺出程咬金。
- Jul 12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5-颱風假期追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
我一直對於「追劇」這件事嗤之以鼻,我覺得以自己的理智和自制力應該不會像別人一樣落入坑才對,家裡沒電視,網路速度很慢讓我更沒理由去追劇,想不到最近有了翻轉,過程當中讓我覺得「追劇」真是健康的殺手, 一星期內我看完6季(連同聖誕特集總共五十一集)的「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利用晚上、週末和中間穿插的一個無風無雨的颱風假。追劇讓我屁股變大還發胖,眼睛酸痛視力減退,因為太晚睡以致於早上起不來,幾乎趕不及上班打卡。
- Jul 09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4-日本做大水 獺祭受重傷
很多人都以為愛吃的我想必也愛喝酒,其實我的酒量蠻差的(一杯下肚就差不多快醉了)但又想多方嚐試好酒,所以才會三不五時吆喝朋友來家裡吃飯,幾個人一起喝酒比較不容易醉,而且酒這種東西淺嚐即可不必多喝。我是因為喝了獺祭才愛上清酒的,它的味道清新很類似白酒的口感,沒有清酒給人老叩叩的感覺,先喝了獺祭的二割三分,但它太傷本只能偶爾喝點,隨著高昂的清酒叫座,它也推出許多酒清只有5%左右的爽口大吟釀氣泡酒,很容易入手的價格而且小瓶裝一個人喝正正好,最近幾次每回到日本都要買一瓶來解癮。但最近看到一個消息讓我有點擔心接下來獺祭會不會大缺貨。
- Jul 04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3-箭在弦上直指歐洲(23)歐洲15天與66550元細節
這次玩歐洲花的錢真的不多,訂到的機票很便宜是主要關鍵,查了幾家航空公司,它們的時間都沒有長榮的那麼好,即使長榮飛歐洲各城市也有很大差別,時間最好調配的就是去程飛維也納,回程從巴黎飛(我這次訂的機票),或者是巴黎來回(2年前去歐洲時訂的機票),這兩種選擇都可以讓你下班後回家整理行李再去機場,回程下飛機後直接到公司上班,需要請假天數最少。這次機票是在去年12月時預訂,價格是26800元,我個人是覺得CP值很高,長榮的服務不差機上食物也好吃。
- Jul 03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2-先回到人間一下(12)讓人驚喜的德文課
一直都覺得學習新的語言就好像打開一扇窗,但從來沒有想到才剛開始德文竟然給我這麼大的衝擊。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德文,但自從上了第一堂課就驚喜連連,它跟古典音樂的關係是這麼密切,上課給我的感覺就好像是一邊學德文,一邊深入了解跟你生活很久的家人一樣。雖然德文真的早該學了,但一直沒有行動,現在想起來覺得學東西要看機緣,無法強求,或許這個第一次開課的暑期班就是水到渠成的好時機。
- Jun 27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1-先回到人間一下(11)花園新貴客的石龍子
我的花園最近來了其貌不揚的貴客,不知道是該尖叫還是覺得驚喜,老實說我也不清楚為什麼這種動物會跑到遙遠的五樓,難不成它是像美國那隻暴紅的浣熊一樣,是打從一樓自己爬上來的?我只知道它是爬蟲類動物,有可能是石龍子但也有可能是外來種的獵蜥之類的。
- Jun 25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0-先回到人間一下(10)想不到新竹也有紅棗樹
我早就想知道家裡附近那幾棵無名樹木到底是什麼身份。家裡附近的眷村宿舍與建商合作蓋房子之後,本來茂密的樹木被夷平,美其名是移植到別的地方,但我也沒有看到這些大樹活著回來,本來至少有七棵漂亮的玉蘭樹,經常開滿玉蘭花但現在都不知蹤影。碩果僅存的是巷子旁的樹木但樹況經過蓋房子的折騰和2018年缺水危機,狀況都不太好,包含一排冬天會冬眠的灌木。
- Jun 24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90-先回到人間一下(9)雙胞胎溜鳥俠的週末假期
旅行時我喜歡坐火車、換巴士、坐船或是嚐試任何一種新的交通工具,旅行時我會變得比較狂野而且變得比較隨興,早期那種把行程變成一本手冊的細節行程規劃,已經在我的人生出局了,因為多年的旅行過程中發現計劃趕不上變化,總是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倒不如只做大致行程規劃,其餘就交給當下的心情。
- Jun 23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9-先回到人間一下(8)調理日本家常菜烏賊飯
- Jun 19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8-先回到人間一下(7)換上似有若無的日本紗窗
- Jun 18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7-先回到人間一下(6)開始上日文課囉
每星期固定上的課就是一對一的西班牙課(每星期一次),晚上在學校上的法文會話課(每星期一次),日文呢?因為一直找不到日本老師,只能每天聽NHK新聞練聽力。有試著上家教網找老師,但都是留學過日本的台灣人來應徵,幾乎每個都問我想要參加什麼考試嗎?聽到我回答「只是想用日文聊天,沒有特定主題」幾乎所有人都打了退堂鼔,光是要符合午休時間上課,而且只有短短一小時,對老師來說怎麼算CP值都很低。
- Jun 17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6-先回到人間一下(5)喘一口氣的週未假日
- Jun 16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6-先回到人間一下(4)NSO的蕭士塔高維契第11號交響曲
- Jun 15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5-先回到人間一下(3)山頂洞人的電費單
很久以前我就把所有的費用帳單改成電子版,算是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電子帳單也可以得到一點折扣,譬如台電就折5元。因為電子版的關係,我經常是有一搭沒一搭的check帳單費用,有時會出現驚嚇和喜悅,譬如說6月份來的電費帳單就讓我不禁笑了出來,原因是我的五月份電費是83元。
- Jun 12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4-先回到人間一下(2)整倒文青的老欉荔枝
- Jun 11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3-先回到人間一下(1)聽說故鄉的荔枝成熟了
離開巴黎前一天的早上(星期六),我從民宿搭地鐵要去加尼葉歌劇院買當天晚上的門票,突然看到弟弟LINE我「下星期一開始採收荔枝,南部天氣很熱,水果熟得很快,趕快確認北部的荔枝價格然後看看有誰要買!」但…但是我人還在巴黎耶!實在不想這麼快就回到現實的人間。兩年前幫舅舅賣過一次荔枝,那次荔枝產量不多,但光是送到新竹分裝再交給同事,就耗掉我很多天的午休時間,實在不想再淌這種混水,今年荔枝因為風調雨順大豐收,等我回台灣豈不是被荔枝淹沒。那次賣的荔枝錢讓舅舅勉強收回成本還倒賺個幾千元,表妹就特地LINE我,說她爸爸非常開心。
- Jun 10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2-箭在弦上直指歐洲(22)在巴黎聽了4場音樂會和歌劇
有點開始了解什麼叫做「畢其功於一役」這句話,學法文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長進,但在2年前碰到一個好老師之後,它開始慢慢進步。如果認真一點應該可以進步更快,雖然我只在每星期上課那2小時翻開課本讀點法文,即使是這樣我的法文也很顯然進步了!這次全部用在買音樂會門票的交涉上面。
- Jun 09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1-箭在弦上直指歐洲(21)Pierre Herme的Ispahan蛋糕
我這個人有點白目,在跳蚤市場用便宜價格入手的美品或是用很便宜價格聽到很好的音樂會或歌劇,都會情不自禁一講又講,然後讓已經羡慕到流口水的人猜一猜我到底花了多少錢。以前我覺得這些有如家常便飯的好康事情應該大家都會碰得到,但我越來越發現事情好像並不是這樣,許多人喜歡走安全牌,所有事情先計劃妥當,但好康的事通常也是預期之外的事情,是一種驚喜,走安全牌或是沒膽冒險的人比較少碰到。我的生活(工作除外)當中經常有許多驚喜,我猜是因為某種程度我是很想過那種不按排理出牌的隨興生活,因為工作必須按步就班,所以我需要一點情緒出口,更重要的是我願賭服輸,雖然到目前為止也輸得不多。
- Jun 08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80-箭在弦上直指歐洲(20)outlet入手第二件戰服 Missoni洋裝
- Jun 07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9-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9)巴黎第一餐在La Cerisaie櫻桃園
雖然前一天三更半夜才到巴黎,但第二天早上時間一到還是起床了,是巴黎讓我太興奮嗎?我想是的。雖然到巴黎至少超過五次,該看的觀光景點也差不多走完了,但巴黎總是給我每次來都有新鮮體驗的期待心情,梳妝打扮完畢就走路到蒙帕納斯墓園,這次我要去拜訪畫家蘇丁的墳墓,然後再到附近一家餐廳La Cerisaie(櫻桃園)吃飯,這是我送給自己的巴黎見面禮,5月19日抵達維也納,一路經過許多國家,雖然不到餐風露宿的程度,但也沒有坐到餐廳正式吃過一頓飯,現在終於來到最後一站,我會在這裡待上5天5夜,抵達巴黎的第一餐,就從這頓西南法餐廳La Cerisaie開始,它是我從一本書「跟著米其林名廚尋味巴黎:從隱藏版美食、星級餐廳到私房食譜,一趟法式頂級味蕾的深度之旅」得到的資料,德國大廚文森‧科林克也是畫家蘇丁(Chaim Soutine)的粉絲。克勞德勒路許的電影「偶然與巧合」(Chances or Coincidences)對於蘇丁的畫著墨很多,我在看完電影與這位德國大廚的書之後就決定下次要去巴黎蒙帕納斯墓園探墓。
- Jun 06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8-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8)二歐元買到的白淨無瑕平底鍋
美其名這次歐遊是音樂會與歌劇之旅,但我其實也期待另一個無法預期只能碰運氣的跳蚤市場之旅,前者可以規劃但後者完全無法預知。我想從跳蚤市場買到德國黑森林咕咕鐘用的鐘錘和鐘擺,因為搬家遺失,所以家裡是兩個德國咕咕鐘共用一組。週末才有跳蚤市場,這次歐遊總共跨越3個週末,我把希望放在維也納、萊比鍚和巴黎。來到位於納許市場的維也納青年旅館,就發垷廣場上正是熱鬧的蚤市,開價偏高,我什麼都沒買;據說前東德的萊比鍚是歐洲蚤迷們的尋寶地點,但卻也沒看到跳蚤市場的蹤跡,倒是在我最愛的巴黎 Vanves找到還不錯的東西,它離我下榻的日本民宿很近,地鐵13號線Porte de Vanves出口附近,正好是可以大清早7點多出門、閒逛幾個小時,逛到尿急後提著戰利品回去撒泡尿再出門辦其他事情的規模。沒那麼商業化而且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找到不錯東西的尋寶地點。
- Jun 05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7-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7)跳蚤市場的小提琴手
我們很常聽到某人在歐洲的跳蚤市場找到某畫家的真跡或是某畫家年輕時候的習作等等,說實話我對這種事不抱希望但歐洲的好貨俯拾皆是,不難找到喜歡的裝飾品,譬如說這個不到2歐入手的石膏玻璃掛飾,作者名字本來簽在後方但我用水清洗白色石膏上的陳年積塵時,把簽名洗到幾乎看不到了,只留下前面被嵌在玻璃畫裡面的字「y. monfort」,但有簽字與否並不重要,我喜歡這個習作裡面拉提琴的小孩,以小提琴為主軸的配色、雕飾過的頭髮和狂放穿著,第一眼看到我就決定帶它回家,把它放在客廳木頭棧板展示架的最中間,那裡有我從各地搜刮到的戰利品,有嚕嚕米家族樹、百貨公司倒店大拍賣買到的英國燈飾、日本跳蚤市場買到的義大利銅雕盤子,還有上次去法國時在同樣的Vanves跳蚤市場找到的布製女巫,最下面再放法國里摩日(limoge haviland)小夜燈照明。有了法國小提琴手的加入,或許這些人偶會跳下棧板,在夜半來個凡人聽不到的音樂轟趴。
- Jun 04 Mon 2018 23:00
2018年日誌076-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6)巴黎午夜惡夢
- Jun 03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5-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5)重訪柏林
這是第三次到柏林了,常聽人說柏林是德國最窮的一州,建設落後。我本來沒什麼感覺,因為每次到柏林主要的目標就是聽柏林愛樂,位於市中心的森林公園,頂級樂團加頂級音樂廳,實在沒什麼好抱怨的。這次從萊比錫搭巴士到柏林,車子停在柏林ZOB巴士總站(Central Bus Station Berlin ZOB),老實說真的有點老舊,出了巴士站我試著要找S-bahn或是U-bahn地鐵車站,但不幸誤入一個看起來像是地下鐵的廢棄車站,完全不能想像在世界最強的富國首都會存在這種廢墟。
- Jun 02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4-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4)萊比鍚的唐懷瑟歌劇和天鵝湖芭蕾
萊比鍚有歐洲最古老的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有創始於15世紀歐洲最古老的萊比錫大學,但它的歌劇院和音樂廳卻非常的新,因為舊有的都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舊式的歌劇院和音樂廳雖然很美但視野受限的座位很多,便宜票有很多都被擋住視野,完成於1981年布商大廈音樂廳(Gewandhaus)設計非常新潮,一丁點古典味都沒有但卻是我到目前為止去過最喜歡的音樂廳,布商大廈樂團雖然古老但他們永遠在嚐試新的玩意兒,在古典當中找尋新的創意。音樂廳對面的歌劇院(Opernhaus Leipzig)也是在二次大戰空襲中被毁,1960年完工,黃金色系摩登設計,而且不管什麼角度都可以清楚看到舞台,我在這裡度過兩個很棒的夜晚。
- Jun 01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3-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3)萊比鍚的MDR交響樂團 in 布商大廈音樂廳
- May 31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2-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2)德勒斯登的黑仙美人SEMPER OPER
在安排這趟行程的旅館時我有注意到德勒斯登的旅館價格不便宜,但我很幸運的找到連鎖的AO hotel的4人通舖,價格不貴而且很靠近德勒斯登的火車站,從布拉格搭DB德鐵清早第一班過來,到了之後碰到一點麻煩無法使用網路,一時之間找不到前往旅館的方向,後來碰到貴人幫忙,從車站走幾分鐘就到旅館,早上9點付錢check-in,10點左右我就在德勒斯登的老城,站在易北河畔的SEMPER歌劇院前面讚美阿拉了。
- May 30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1-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1)DB德鐵制服的重要性和FLIXBUS
我很喜歡DB德鐵,有德鐵可以到的地方它就是我的第一選擇,但這個原則在這次旅行被改變了,因為我有了新歡Flixbus。同樣的德勒斯登到萊比鍚及萊比鍚到柏林的行程,它的價格是德鐵的三分之一以下,毫不猶豫的背叛了親愛的老戰友,先是買了這兩個行程的車票,然後又發現Flixbus也有跑CK到布拉格的路線,網路上是一面倒的推薦student agency這家公司,懶惰的我還是繼續使用flixbus(這樣就不必再適應使用新的網路介面),實際使用發現flixbus的的車子比起其他公司的車子還新,在捷克境內搭乘時因為乘客不多,坐起來蠻舒適的。
- May 29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70-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0)電影operation daybreak的場景
出發前不久弟弟寄給我一個youtube連結,電影operation: daybreak(拂曉攻擊或譯成熱血)的最後一段,這是他百看不厭的橋段,尤其是配樂讓故事讓人更感動,我從維基百科查出這部電影的配樂,並且問了弟弟有關這部電影的事情,他以前跟我講過但我都不當一回事,畢竟我對二戰的事情不是很有興趣。如果去布拉格可以去這間教堂看看,所有的布拉格人都知道它,弟弟是這麼跟我說的。起初我只是應付一下的說好,隨手打開youtube看了最後一段影片的內容,才發是一群被困在地下室的反抗軍,而德軍千方百計要把他們從地下室趕出來但找不到方法,死掉很多德軍之後最後用水攻把地下室淹沒,裡面還活著的反抗軍最後自殺以終。看到這裡我就跟弟弟說我不想去了,那個地下室死了好多人喔,一定有很多陰魂。
- May 28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9-箭在弦上直指歐洲(9)阿瑪迪斯的取景場地看歌劇魔笛
莫札特的歌劇「魔笛」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的歌劇,因為覺得有趣才慢慢進入歌劇的世界,一點一滴進階現在竟然也喜歡看華格納的樂劇,但我一直沒有忘記初啟蒙的「魔笛」但很奇怪的是在歐洲旅行看歌劇卻每次都與「魔笛」擦身而過,除了台灣那個第一次(用中文演出),我只能從DVD或CD聽魔笛,至少聽了有一百次吧,連旋律都能哼上幾段,不看字幕也能了解劇情。這次終於在布拉格開了胡,從網路上看起來魔笛的門票賣得很好,為了保險起見我先在網路上買了票,1050克朗,不便宜但也沒辦法,實際上那天也是客滿狀態,我還故意跑到歌劇院票口打聽是否還有門票,當對方說賣光了,我心裡其實覺得蠻爽的,這就像是沒打折時狠心花錢買了衣服,結果換季打折時發現買的衣服早就斷貨那種心情。
- May 27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8-箭在弦上直指歐洲(8)布拉格第一場音樂會在史邁塔納廳
從CK搭Flixbus到布拉格,只花了7歐元,這次我沒有用CK shuttle因為價差太大了(CK接送也要台幣千元左右),是我搭巴士的五倍價格。自己搭巴士要想辦法從布拉格的巴士站搭地鐵到市中心的旅館,也因為這樣我發現旅館就在魯道夫廳的旁邊,放好行李我就到魯道夫廳打聽音樂會的消息,本來是想到另一個歌劇院看古諾的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但查了地點才發現從旅館走過去要花大約半小時。
- May 26 Sat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7-箭在弦上直指歐洲(7)彩色小鎮庫倫洛夫(CK)和梅林旅館的老闆
旅行途中我喜歡跟人講話,歐美遊客看到東方臉孔不見得有興趣搭理你,但南美洲及東南亞來的觀光客就熱情得多,其中越南人是我最近幾年觀察的對象。70年代的越戰造成大量越南人外移,他們逃往全世界然後在40年後的今天形成一個壯大的族群,勤奮聰明的越南人在每個地方落地生根,溶入當地社會學會他們的語言,然後為亞洲來的觀光客創造了驚喜。以前到歐洲旅行能夠吃到一碗熱騰騰的日式拉麵就要謝天謝地,但現在我不吃拉麵了,因為十之八九都是中國人開的(店面外裝唯妙唯肖,但是湯頭卻是牛頭不對馬嘴的偽貨),我現在改吃越南河粉,它們大部分都很道地,著根性很強的越南人也容不得中國人來搶地盤。
- May 25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6-箭在弦上直指歐洲(6)我的布拉格感恩節-KFC炸雞
我很少外食,幾乎都是自己煮飯做便當,偶爾吃到香雞排或是珍珠奶茶都是因為部門同事輪流請客的下午茶,但我大部分都送給經常合作的RD做公關,也因為如此即使在西班牙或日本各住兩年,我也沒有特別想念大家常吃的漢堡炸雞等速食,在那段期間我甚至沒有去過任何速食店點餐。但這項記錄在最近被打破了,這次歐洲旅行來到第四天的布拉格,我迫切的想要吃點肉類,而且要很大塊的,但走路範圍可以的市區超市看不到所謂生鮮食品這種東西,幾乎都是調理食物。雖然已經開了一包台酒的紅燒牛肉麵,但調理包內的肉末不足以封口。
- May 24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5-箭在弦上直指歐洲(5)方便的CK shuttle door to door service
本來的規劃是從維也納直達布拉格,但2011年到布拉格換匯的經驗讓我對這個城市留下不太好的印象,但是經過布拉格是從維也納到德勒斯登最方便的安排,所以我找到一個方法延後到布拉格的時間,把捷克世界遺產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排進行程。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壓根不知道捷克有這個地方,它純粹是行程規劃之下的產物,來到CK才知道這裡究竟有多熱門(或是說在台灣有多熱門),街上到處都聽到台語和國語,說句玩笑話,我覺得捷克、北海道或是沖繩的經濟應該都是被台灣人振興起來的。
- May 23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4-箭在弦上直指歐洲(4)維也納皇家禮拜堂的彌撒
這次的聽音樂會計畫在維也納歌劇院有兩場歌劇,但不是我喜歡的曲目甚至是連聽都沒聽過的,董尼才悌的Don pasquale和理查史特勞斯的冷門歌劇「奇想曲」Capriccio,理查史特勞斯一直都很冷門,我也是到這幾年因為歌劇玫瑰騎士和四首最後的歌才有點喜歡上他,但再怎樣也不會迷上他的最後一部歌劇奇想曲,劇情是幾個人在台上辯論哲學問題!總之第一天還在調時差,因為午睡睡過頭而錯失董尼才悌,第二天(星期日)晚上又錯過史特勞斯應該算是故意的,因為那天早上我在維也納皇家禮拜堂(Burgkapelle)有個好運氣。
- May 22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3-箭在弦上直指歐洲(3)西班牙馬術學校的白馬跳芭蕾-維也納
- May 21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2-箭在弦上直指歐洲(2)卡倫山和貝多芬在海立根的家-維也納
長榮直飛維也納的飛機在早上7點降落在維也納機場,領行季出關若按照原訂計劃我應該在8點左右就抵達位於Narchmarkt的Wombat青年旅館,但那個時間我正漂流在地鐵U4的karlsplatz和Stadtpark站之間,不知怎麼回事地鐵一直沒辦法前往到我想去的下一站kettenbruckengasse,德文廣播完全聽不懂,只見乘客一臉不耐煩,許多人跟我一樣來來回回在karlsplatz和Stadtpark站之間漂流,大都是聽不懂德文的外國人。最後我決定開口問一下怎麼回事但地鐵站的職員不會講英文,只跟我說autobus,於是我跟著人潮大部隊往前走,終於看到U4e的接駁巴士,搭了一站來到kettenbruckengasse,但我的問題來了,我手上的旅館地點導引是根據搭地鐵的出口寫的,但我是搭巴士來的。
- May 20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1-箭在弦上直指歐洲(1)我把聽音樂會用的紅色戰袍拿出來囉
出門旅行最傷腦筋的就是穿什麼衣服好呢?我的衣服很多但捨得用在旅行的衣服很少,因為我出門都揹背包,一直在走路移動,捨不得把好衣服和好鞋子穿出去,但是呢?我已經受夠了出門穿爛衣服和爛鞋子這件事,況且我的衣服多到怎樣輪流穿都穿不壞的地步。所以我決定這次只保留穿爛內褲出國的習慣,帶了一堆美麗衣服,三宅一生摺衣、日本設計師Ryoko的褲子、高美芬、葉珈伶和傅子菁設計的衣服;鞋子當然也要好好著墨,我受夠了Gore-tex;這種防水好走但一點都不好看的鞋子,這次帶了3雙鞋子(一雙camper,一雙trippen和一雙patagonia的拖鞋),尤其是高美芬的衣服我想在這裡特地著墨一下,因為它是我這次音樂會專用的戰袍。
- May 14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60-週末擦鞋日 for TRIPPEN and CAMPER
- May 11 Fri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9-丹寧寬褲-趕上香奈兒的潮流
法國朋友G跟我很談得來,唯獨有一點我們的意見相左,她覺得所謂的時尚都是騙錢的玩意兒,但我覺得時尚是一門藝術,而且應該把它們徹底帶入生活當中。G的固執想法在我們起看過一部描述設計師Raf Simons 某次為Dior籌劃服裝大秀的紀錄片之後略有動搖,但她還是說她不會花寃枉錢去買任何設計師或是名牌包。
- May 10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8-從20元開始培養的山蘇已經稱王了
很久以前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綠卡」描述一個法國人為了留在美國而和一位素昧平生的女生假結婚的故事,這位住在紐約某棟公寓的美國女生為了維持屋頂花園的昂貴開銷而決定冒險,都市叢林裡的綠洲永遠是最吸引人的,不管它是在紐約或是新竹,而打從第一次看到新竹這個附有加蓋頂樓的老公寓,心中就有要如何佈置它的腹案,一切就是從陽台先開始的。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過時」,舊式的鑽石花紋玻璃窗、木製的窗簾盒加上每一扇門都有開天窗,而且它的採光很好。當房子對面開始架起圍籬蓋起十幾層大樓時,我曾經擔心當光線被遮住了,這個房子還有吸引力嗎?因為我想要用大量綠色植栽來搭配這個舊房子,有誰能夠抗拒一個綠意盎然的老房子帶來的悠閒感呢。
- May 08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7-與老爸開車到屏東高樹買木瓜和蓮霧
每次搭高鐵回台南都是老爸開車來接,他不是隨call隨到,必須要先跟他約好時間,若是中途有閃失(譬如高鐵碰到問題停駛或是沒有趕上班車)的話,那就麻煩大了,因為老爸沒有手機而且他會提早出門去別的地方溜一圈再高鐵站接人。通常我是騎機車到新莊站搭台鐡六家線到竹北轉高鐵,有次六家線晚了3分鐘(意思是從台鐵六家站到高鐵站只有3分鐘的轉車時間),那次我帶很多東西,一下台鐵火車我就帶著一堆東西往高鐵方向衝,跑到快要斷氣才在最後一秒趕上高鐵,若是沒有搭到車子,那麼老爸就會在台南站空等找人,他性子又急,我怕會閙出人命。
- May 07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6-收租婆vs 當筍農的夢想
- May 03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5-每天例行工作-幫花抓芽蟲
我覺得種花對於講究投資報酬率的人是最好的投資,有沒有細心照顧或施肥除蟲,花園顯現出來的風景會大不相同。以前我最喜歡在梅雨季幫花兒施有機肥,因為雨水會溶解粒狀肥料幫助植物吸收,然後在梅雨季過後「大爆發」長出許多新葉及嫩芽。可是搬到這個公寓,無論是陽台或頂樓花園都有遮蓋,雨水淋不到,下雨的時候只能搬幾盆比較需要淋雨的植物到鄰居沒有加蓋的頂樓去露臉。
- May 02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4-五一勞動節的禮物-林明弘的文件夾
第一次認識林明弘這個人是在2005年的日本金沢之旅,我對金沢21世紀美術館那一片花牆非常傾心,當時心想到底是那一號人物能夠弄出這種裝置藝術,結合現代藝術與生活實在是太強了,幾乎所有的遊客都在那片牆邊或坐在花椅子上搔首弄姿拍照,藝術家的名字叫做Michael Lin,回到台灣查資料才知道他是台灣人。那是我第一次去金沢,它是北陸的小京都,也有很漂亮的老街,美食雲集的近江市場但我記得最清楚的還是林明弘在金沢美術館展出的花布牆。
- May 01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3-媽媽留下來的陳年桑椹女兒紅
- Apr 26 Thu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2-日本人觀點的台灣讓我好吃驚
我帶日本朋友去吃「呂桑食堂」,它的菜量少質佳又不是很貴,三個人吃了1200元還外帶一份「西滷肉」(宜蘭特有的料理以菇類、豬皮、魚皮各類蔬菜煲成的湯),湯頭超鮮美但好像不合日本人的胃口,沒什麼動到就被我打包帶回家變成隔天的早餐。我也點了「鹹蛋苦瓜」這種大人味的料理但日本朋友好像也不是很欣賞,只有捧場嚐了幾口,倒是一碗50元的切仔麵大獲好評,吃個精光。
- Apr 24 Tue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1-按照SOP修好的椅子
按照木工師傅教的方法,我用鐵槌把榫接的地方敲開了,可以看到前人試著要修復這張椅子的痕跡,卡榫附近的平面有許多乾掉的黏膠,但即使如此椅子依然會搖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可以在回收垃圾堆裡撿到這張椅子的主要原因,這張椅子是實木加上藤面坐墊及靠墊,主要連接部分都是用木頭卡榫就知道它年代久遠,可貴的是它卻是現代風設計而且坐起來非常舒適,再放小塊的榻榻米當坐墊,訪客來都搶著坐,沒有人相信它是從垃圾堆撿來的。只是榫接部分黏膠鬆脫讓椅子坐起來會晃動,前人試著要修理但沒有成功最後就把它丟了,上次木工來家裡幫天花板施工,把握機會問他的意見,上個週末正好從櫃子裡找到一罐日本百圓商店買回來的白膠,心想此時不修更待何時?
- Apr 23 Mo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50-收到特別的禮物-瓦斯爐防污錫箔紙墊
上週末來了日本朋友,參加完公司的運動會先留在台北等待,約好要帶他們去逛永康街。出發前幾天朋友問我有什麼想吃的日本土產?我最想汔的東西前陣子已經託同事買回來了,也就是最近迷上的早餐麥片(和風米麥片)一時想不出有什麼東西要買,最後厚著臉皮定請她在百元商店幫我買瓦斯爐及流理台專用的錫箔紙墊,見面時朋友奉上一袋百圓商店買來的小東西,我必須承認收到這種實用的禮物比起機場買的日本餅乾更讓人高興。
- Apr 22 Sun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49-吃西班牙菜的調整菜單記事
部門聚餐選擇餐廳的投票結果,我最喜歡的「蔡記燒酒雞」落榜,我覺得它是敗在店名,大家看到燒酒雞這個店名就覺得不夠fancy,明明它的招牌菜都是海鮮類,偏偏就要取個燒酒雞的名稱,難怪會在部門聚餐投票時屢戰屢敗,幸好我也蠻喜歡被選上另一家,它是新竹少見還蠻有水準的Go eat tapas西班牙菜餐廳,只可惜太貴不能常去,趁這次聚餐的預算比較充裕可以吃得比較澎湃。起初我是這麼想的,但出發的前幾天要了菜單來看,咦!怎麼大部分都不是我所認識的西班牙菜?既沒有海鮮飯也沒有西班牙蛋餅,還有許多看起來並不是西班牙菜常用的食材。問了狀況才知道許多同事都反應這家餐廳的菜吃不飽,所以餐廳幫我們配出「保證可以吃得飽的菜單」,混了許多在西班牙少見的菜餚。好歹在西班牙混過一段時間的我決定插手管一下閒事,跑一趟餐廳和他們討論菜色。
- Apr 18 Wed 2018 22:00
2018年日誌048-站在西螺大橋前面讚美台灣--從員林走到西螺大橋
已經連續走了21年大甲媽祖遶境的朋友小P說,若是時間不夠只能走一天的話,那就選擇員林到西螺這一段,因為風景最好。在路上我也聽到前導車的廣播,把媽祖送上西螺大橋是每個參加遶境的人一生必須要經歷的體驗。我每次都走大甲到彰化這一段,對海線到處都是房子的單調風景已經覺得有點煩,所以這次決定採用小P的建議,把「我要走到西螺而且要在老街買陳源和的醬油帶回家」當做參加2018年遶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