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家沒有裝第四台,就連最基本的無線電視台也沒有,電視太久沒看就會失去慾望,除了四大滿貫網球比賽的季節,我通常不會特別想看電視。這次年假回南部正好碰到澳網的決賽轉播,總共看了兩場男單的半準決賽和決賽,兩場都非常精彩。女單決賽又是威家二姐妹對決,二姐妹的強力網球打遍世界無敵手,通常幾年就會改朝換代換一批新臉孔的女網,這十幾年來都是黑人兩姐妹的天下,讓我對於女單比賽失去興趣。其實我是很喜歡看女網比賽的,因為看起來非常賞心悅目,身材勻稱的正妹以優雅的姿態打球才是我想看的女網,只有球技但長得不好看的,那就很抱歉了。
公告版位
- Feb 05 Su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9-苦兒過年記(4)澳網男單比賽觀戰
- Feb 03 Fri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8-苦兒過年記(3)院子裡的蕃茄和紅包袋
小蕃茄真是貴得不像話,買棵蕃茄苗也不過是10元或15元而已,很好種也不太會得病蟲害,幾個月就可以收成,很推薦大家在自己的陽台或院子種幾棵蕃茄,每天看著植物長大、施肥、收成既療癒又抒壓。蕃茄是冬天的蔬菜,11月初南部老家的院子種下10棵蕃茄小苗,國曆元旦開了花,農曆元旦前後已經陸續可以收成。會攀藤的蕃茄在南部的陽光下長得非常壯碩,幾乎快有一人高,而且還繼續向上發展中,開完黃花就結果實,一串串的垂下來。因為養份供給不足,下層的蕃茄熟得很慢,老爸遵循舊法一直施肥加料,老弟則砍掉一些往上長的枝葉和果實,這樣雙管齊下,我猜兩星期後蕃茄會很快的熟到來不及採收吧。
- Feb 01 Wed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7-苦兒過年記(2)採收玉米筍和小蕃茄
初四中午吃完家族聚餐就搭了高鐵北上,初五睡到中午才起床。平常我不是特別會賴床的人,但4天春節的重勞動之後,我覺得有必要補眠一下。去年的大年初三我五點就起床,那天和老爸、老媽和小弟在農地上撒了玉米種子,其中大概有600坪是我種的。我問老爸今年要不要種玉米,他說去年種植時間太晚,看天的玉米田因為缺雨水長得不好,也就是種植時間「不著時」,所以今年種玉米的時間會移到年底。
- Jan 31 Tue 2017 22:25
2017年日誌016-苦兒過年記(1) 剷除一欉甘蔗
上班到除夕年前一天,隔天幫三隻小貓打理好飼料,家裡徹底清理過一遍,丟了所有的垃圾之後才匆匆搭高鐵回南部過年。老弟已經依照往例把幾十個窗戶都拆下來洗過一遍,這是老媽還在世時養成的習慣,以前我常常為了洗窗戶的事而跟老媽起口角,因為她要求的標準很嚴格。幸好後來有老弟擋著,我只要做些換燈泡、掃地、拖地的工作就好,只是不太爽快的是我除了掃自己的房子之外,回南部也要參一腳,每天這麼勞累的工作難怪前陣子會得了皮蛇(帶狀疱疹)。
- Jan 24 Tue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5-繼續貼瓷磚-金銀合璧大作戰
粉紅色一直都不好處理,在我使用的物品或是衣服裡面很少有粉紅色的存在。頂樓整修完成後,五、六樓的樓梯間也變成必修項目,光是油漆或換新的燈座還不夠看,牆壁也要給點顏色。樓梯的採光不錯,夕陽西下時斜照進來的陽光特別迷人,讓我想到可以把剛入手的玫瑰花瓷磚RICORDI拿來用,這款瓷磚是義大利製,工法比較特殊而且摻了銀粉和銀珠。當初購買時是看在它特價而且數量有限的份上,買回來之後才發現它的玫瑰花圖案是網版印刷看起來有點死板,一開始有點懊惱,想不出來要用在什麼地方,因為它的顏色和家裡已經貼好的瓷磚樣式都不對盤。
- Jan 23 Mo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4-匈牙利電影"榮耀之子"
去年歐洲影展的匈牙利電影「老媽和她的瘋狂家族旅行」(Anyám és más futóbolondok a családból)讓我很驚艶,今年的「榮耀之子」也讓我看到拍手鼔掌,沒想到匈牙利的電影這麼強,讓我刮目相看。「榮耀之子」是以1956年匈牙利十月革命(最後以蘇聯坦克陣壓告終),和當年度匈牙利參加奧運(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水球比賽與宿敵蘇聯的爭霸過程做為主軸來舖陳故事。對於東歐我知道得太少,住在西班牙那兩年我有找機會到匈牙利、捷克、克羅埃西亞和波士尼亞這些東歐國家旅行,當時我是用西歐觀點來評斷這些國家,覺得他們有點落後,人民看起來有點陰鬱而不像歐洲那樣開朗,長相看起來也不稱頭,街景破舊髒亂。
- Jan 19 Thu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3- 最後一堂法文課
- Jan 18 Wed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2- 讓人熱血沸騰的丹麥反戰電影1864
或許你知道德國這個國家的前身是普魯士,你可能知道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德國統一而做了很多事情,但你可能不知道條列俾斯麥功蹟的歷史年表的每一行字代表的意義和很多人為它付出的代價。我在丹麥電影「1864」看到政治荼毒人民最血腥的一面。
- Jan 17 Tue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1- 台北舊屋改裝落成記事(4)用嘉年華瓷磚畫龍點睛
我在名古屋瓷磚公司買了不少漂亮瓷磚,他們是這一行的佼佼者,有一次我從Elle deco雜誌裡看到一面漂亮的瓷磚牆,循著資料找到平田瓷磚這家公司,跟他們店員聊天時,店員問我為什麼不到名古屋瓷磚看一看?他們的種類與品質是全日本第一,這也是我認識名古屋瓷磚的起點。從一開始在它的網路outlet買舊庫存,之後到它的經銷商購買當季新貨,每次回台灣時行李箱都塞滿瓷磚,後來新竹的房子內裝就靠它來撐場,我的貼瓷磚技術日益精進。
- Jan 16 Mo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10-一個跳蚤市場迷夢寐以求的奇蹟(2)2000年度項鍊+附贈的雛菊耳環
櫃子角落半開的GJ盒子裡擠滿黑忽忽的東西,看得出來其中一樣是2000年度灰鐵石項鍊,銀的部分都已經氧化變黑看起來很不上相。我的情緒回到東京品川一次逛跳蚤市場的經驗,那次正好碰到一個GJ賣家 它的攤子上有一個1989年銀石年度項鍊但背面沒有任何GJ 印記,就我多年購買GJ的經驗感覺應該是真品, 但當時我手上已經有多條1989年的項鍊,實在不應該冒著買到仿冒品的風險再買進這條,最後決定放棄。一直到現在每次想起這件事都會覺得自己真沒膽,因為它是出現在仿冒品比較少的日本,加上做工精美,而且價格也還付得起,冒個險都值得。那次的猶豫讓我錯失以地攤價買到GJ 1989年度項鍊的機會。
- Jan 15 Su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9-一個跳蚤市場迷夢寐以求的奇蹟(1)Georg Jensen 2000年度項鍊
不知道你在千禧年做了什麼,但我做了一件瘋狂的事,那就是花了9天走了中央山脈南二段和布拉克桑山。我跟的那個登山隊老鳥們已經走過南二段很多次,那次他們是想要上山避開「千禧年」災難,我和另外幾個沒走過南二段的人只是他們用來分攤登山費用的人頭。1999年底上山,隔年的1月初從東埔下了山,世界一如往昔,但有很多事發生了,譬如說Georg Jensen推出2000年度項鍊,雖然當時我還不認識這個牌子。
- Jan 12 Thu 2017 23:11
2017年日誌008- 台北舊屋改裝落成記事(3)得意之作-整治一面牆
為了佈置台北的房子,特地從日本訂購了水晶瓷磚,產自捷克的水晶製作成瓷磚花掉我不少錢,但我想到這些特別的綠色水晶瓷磚貼在牆壁上,家裡變成綠色叢林的樣子,就還是把錢砸下去了。準備要貼瓷磚時,我發現新瓷磚還是貼在舊瓷磚牆面比較牢固,若是貼在普通油漆牆面,瓷磚有可能隨著油漆剥落而掉落,而且本來想貼的那面牆壁下面放的是床舖,若是半夜碰到地震瓷磚剥落可不是開玩笑的。
- Jan 10 Tue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7- 台北舊屋改裝落成記事(2)小雨的兒子鑄鐵家具
台北房子弄得差不多後,轟趴就隨著開始了,我跟著同事團購好吃的蛋糕或甜點,每次都毫不手軟的訂購很多盒,放在冰箱冷凍庫,要請客時就拿兩盒出來當做壓軸,除了看房子,腸胃也要好好的侍候,我最喜歡在家裡請客了。轟趴其中一攤是公寓的鄰居(這棟公寓都是坪數不大的套房),大家會定期聚餐聯絡感情,他們本來約好在餐廳吃飯,但我提議來我家裡喝下午茶,每個人的反應都是「你家可以容納那麼多人嗎?」我很有把握的說沒問題,因為改裝後空間加大了,而且我用了特別的傢俱。
- Jan 09 Mo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6- 台北舊屋改裝落成記事(1)浴室篇
去年7月新竹和台北兩邊的房子整修同時開工,台北是舊屋整新,新竹是翻修頂樓地板,把部分鐵皮屋頂換成透明浪板引進陽光,再做一個屋頂花園。雖然兩邊都有施工工班,但為了省錢和保有設計獨特性,有很多地方都是邊做邊修改,甚至由我自己動手完成,時間拖很久。台北的工程因為規模太小,施工團隊有空才會幫我做,加上我只有假日才會有時間北上貼瓷磚,清掃房子,所以直到12月31日那天才勉強算是完工,用來慶祝2017年的到來,整整搞了半年。
- Jan 05 Thu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5-怎麼會這樣? 才剛元旦就掉入錢坑!!
- Jan 04 Wed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4-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4)尾聲2三個越南年輕人
- Jan 03 Tue 2017 23:08
2017年日誌003-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3)尾聲1 越南有很多騙子嗎?
這次越南旅行讓我的想法改變很多。以前我對東南亞完全沒興趣,一想到他們酸酸甜甜的菜就倒胃口(曾經去過巴里島和吉隆坡轉機),我把越南歸在同一類,即使它離台灣這麼近但我從來就沒想要去看看。如果在15年前越南向右靠攏經濟剛要起飛時就來過的話,有趣的東西一定更多,雖然來晚了一步但其實也不壞,最起碼我看到了由資本主義滋養長大的越南年輕人,他們表現讓我刮目相看。台灣人看越南就像日本人看台灣一樣,很久以前我曾聽過年長的日本人稱讚台灣年輕人的拼勁很像他們年輕時一樣,而現在我很想說越南年輕人的活力跟我剛出社會打拼時的樣子很像!那時正值台灣經濟的起飛階段。越南這個國家充滿活力,大家都拼命想要賺錢出頭天,或許因為這麼積極而讓人覺得其中必有詐,越南騙子很多。
- Jan 02 Mo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2-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2)越南買到的東西2 咖啡豆和一束花
旅行途中有天跟台灣的朋友線上聊天,提到越南好像沒有什麼吃的東西可買,朋友立刻說:「越南咖啡不錯喝喔!」不喝咖啡的我壓根兒沒想到越南是全世界第一咖啡出口國家,而且台灣的超市也有賣越南即溶咖啡,一般評價都還不錯。既然有了消息來源,我很快就把注意力從小吃店移到咖啡店,出門旅行,總要找點禮物帶回家才能交差,咖啡比玻璃瓶的魚露輕得多!雖然我對咖啡沒有興趣,但還蠻喜歡趁這個機會跟當地人聊天,找到一家看起來還順眼的咖啡專門店,裡面的俄國人正在跟年輕店員殺價,他們總共買了3公斤的咖啡豆,既然有常喝咖啡的外國人掛保證,那我就在這間店買了吧!何況它還是從1970年就設立的老店。
- Jan 01 Sun 2017 22:00
2017年日誌001-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1)越南買到的東西1 魚露
越南之行只花了台幣6500元,還包含購物,一看就知道一定沒買什麼貴的東西,但我有買到喜歡的東西。以幫名牌代工、手工取勝的越南,真是很好買,尤其在36街的老街區,給我許多下次來越南要做什麼的靈感。
- Dec 28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71-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0)少數民族聚集的北河市集
來到SAPA絕對不能錯過北河市集(Bac ha market),雖然它很偏遠而且沒什麼好買,但各個種族的少數民族聚集在一起所帶來的顏色震撼,大概只有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市集或是北印度的拉賈斯坦旅行時才有這種威力,它很上鏡頭。我不會去買那些五顏六色的便宜東西,但是它們大量聚集在一起時真的很搶眼,北河市集的顏色是流動的,因為越南北部的少數民族都有特定穿著的服裝顏色,而且每個星期他們就會聚集在北河市集採購或是販賣自家產品,光是看各種少數民族拖著各種東西走來走去就很有趣了。
- Dec 27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70-台北聖家堂的耶誕彌撒和房子改裝驗收
因為認識了信天主教的朋友,從去年開始我們就約好每年聖誕夜都要找個教會跟著做彌撒。對我這種宇宙論者,到什麼教堂或寺廟我都可以接受,跟著別人唸唸有詞祈禱我也沒有問題,在旅行途中我從來不排拆參觀回教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東正教教堂、道教的廟或是佛寺。其中我最喜愛的還是天主教堂,我喜歡在異國的街上走得很累時,走到教堂找個椅子歇腳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的安適感;另一個原因是古典音樂裡有很大一部分的作曲靈感來源都是來自對天主的讚頌,包括我喜歡的葛利果聖歌、或是布拉姆斯、莫札特的安魂曲,即使對於宗教沒有興趣,也不能忽視聖樂對於人類心靈帶來的影響力。
- Dec 26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69-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9)一個原住民的臉孔
SAPA是越南原住民大本營,教堂旁邊每天晚上都有原住民市集,其中以星期六晚上最熱閙。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到了河內才忙著調整行程,把苗族山區Trekking tour排在星期五和星期六兩天,行程結束後在SAPA續留一天,可以享受SAPA夜晚原住民市集的fu,然後隔天從這裡出發去一星期只有一次的北河市集(Bac ha market),晚上再搭夜車巴士回河內。
- Dec 22 Thu 2016 22:46
2016年日誌168-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8)苗寨健行記 2 從黑苗導遊那裡學到的東西
跟黑苗混居的種族還蠻多的,從衣服的外觀可以辨識出來,而且他們各自為政做自己的生意,像拜拜用的香就是賽族(導遊用英文說他們是SAI族)製作的,全部都是用自然的材料製作,價格也沒特別貴,如果不是因為香枝裡面放了肉桂的話,我可能就會下手了。苗族的房子裡一定都會有祭拜神明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需要買香枝,他們也貼紅色春聯,時序到了12月,門戶上的春聯都已經褪色,等待新一年的來臨。每個苗族女生都要設計自己的花樣來繡花,花樣乍看之下很像但實際上各不相同,Kur說她的苗族同學因為家裡有錢而被父親送到河內去上大學(在苗族裡大約只有5%的人可以上大學),畢業後若沒有在河內找到工作的話,回到黑苗族裡也活不下去,因為既不會刺繡也不會做農事。
- Dec 21 Wed 2016 22:28
2016年日誌167-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7)苗寨健行記 1 長毛象輸給拖鞋
以前歷史教科書裡提到的中華民族大融合,漢滿蒙回藏苗傜,除了漢人之外,我壓根沒看過其他的種族,而這次卻在越南看到一缸子苗族、瑤族和教科書連提都沒提過的種族。我也見識到苗族的強悍和瑤族服裝之美,沒有事先規劃的越南之旅真的什麼事都可能碰到啊!
- Dec 20 Tue 2016 22:19
2016年日誌166-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6)做了一件美麗的衣服
- Dec 19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65-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5)高反差的國家和我的行程
問我在越南有沒有吃法國料理的同事說的也沒錯,在台灣許多越南美食店都可以買到裡面包生菜雞肉的改良式法國棍子麵包,他們從這裡推論越南人都吃法國料理。我在巴黎沒看過法國人這樣吃棍子麵包,但我還蠻喜歡越南人做的改良,比較符合東方人的胃。越南就是這樣一個迷人的地方,文化和食物融合東方和法國美食的精髓。第一天抵達河內市區是下午1點多,很快就訂了當天晚上9點出發到北方沙壩的夜車,也馬上利用這一小段時間做了河內市區巡禮,主要是旅館附近還劍湖地區的老街,還去看了另一個重點建築「河內歌劇院」肖想那天會有精彩演出。
- Dec 17 Sat 2016 23:20
2016年日誌164-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4)天天吃河粉+甘蔗當早餐(下)
飛機從台灣抵達河內當天晚上,我就搭了夜車巴士北上到老街省的沙壩SAPA。在那裡我第一次見識到越南人對甘蔗的熱愛和他們啃甘蔗的功力,我很喜歡吃甘蔗,小時候甚至連製糖的白甘蔗也可以啃得津津有味,隨著台灣甘蔗價格越來越貴,品質越來越差(啃起來都不夠紮實,帕帕),就沒那麼常吃。來到越南啃甘蔗的欲望又被撩起,越南的紅甘蔗支支看起來結實而多汁,只是最近牙齒狀況不若以往,不敢連甘蔗皮一起啃。回到河內看到賣甘蔗的流動攤販除了削甘蔗皮之外,還把甘蔗節去掉,只留中間部分並切成大小適中的尺寸,切好後像水果一樣放在透明塑膠袋,一包10000越盾(約台幣15元)。有了越南人的貼心,吃甘蔗變成一件優雅的事情,吃相還不錯。
- Dec 16 Fri 2016 23:07
2016年日誌163-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3)天天吃河粉+甘蔗當早餐(上)
當朋友知道我去越南,每個人都問「你吃了很多法國料理嗎?」我有點不了解提這個問題的邏輯,雖然越南曾經是法國殖民地,但我相信越南人做當地料理的功力一定遠遠勝過法式料理,況且法國料理也沒有特別好吃,今年五月到巴黎待2星期,吃的都是跟法式料理無關的東西,現在既然來到越南,好像也沒有特別要去吃法國料理的必要。
- Dec 15 Thu 2016 23:12
2016年日誌162-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2)希特勒不一定能打贏越共
一直想找越南的觀光客統計資料,因為它的外國觀光客簡直多到爆,首都河內到處都是外國觀光客,尤其是年輕人居多。我住的背包客旅館以德國遊客最多,他們都是成群結隊,年紀大約在20歲左右。一個連20歲的年輕人都可以來去自如旅行的地方,就可以想見越南對於歐美遊客的旅行CP值有多高。而我呢?自從印度和摩洛哥的背包旅行之後,一直都很懷念在這二個未開發國家旅行的種種樂趣,現在再也不用懷念了,因為我已經找到越南做為替代,而且它的食物很合我的味口。
- Dec 14 Wed 2016 22:21
2016年日誌161-背包客戰魂再起-越南之旅(1)在奠邊府大道
這次北越旅行,我在河內只待了兩天,住在舊市區的hostel,天天在老街的摩托車陣裡穿梭,只能用玩得不亦樂乎來形容。走累了就回到旅館小睡一下,然後再出門繼續在老街裡遊走,回台灣前一天,發現河內該看的景點好像都沒有看到,譬如說有如中正紀念堂翻版的胡志明紀念館,所以我就趁參觀美軍口中的「河內希爾頓」(火爐監獄)時順便走到胡志明記念館。
- Dec 06 Tue 2016 22:40
2016年日誌160-自己的廚房自己救
又是一個貼瓷磚的週末,週末在台北幫之前貼的瓷磚「仕上げ」(做最後修飾),擺上設定好的裝飾盤子,新竹家裡多餘的Rossenthal裝飾盤找到美好歸宿。沒有裝抽油煙機及上吊櫃,讓廚房牆壁多了許多裝飾空間,我很滿意這個新增的空間,擴大窗戶打牆時破損的牆面,不規則的破碎形狀用馬賽克補上,意外變成美美的焦點,中規中矩的正方形或長方形都沒有這串綠色瀑布來得吸睛,。
- Dec 05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9-搭高鐵回南部種菜
明明我的家人都很喜歡吃過貓,但大家在老媽過世後卻不想花時間照顧老媽的過貓田。老爸說想吃過貓就去菜市場買,不想那麼累?小弟說他照顧小孩和院子的花草樹木就來不及了,沒時間搞那畦過貓田,大弟是寧可打電腦遊戯也不願意沾泥土的宅男。我很喜歡吃過貓,也不排斥田間工作,老爸說那就由你來照顧吧!於是我每2個星期搭高鐵回南部種田!!
- Dec 04 Sun 2016 21:12
2016年日誌158-我的日本毛巾情結
有次跟朋友聊天,無意間提到買毛巾這件事,朋友家因為毛巾消耗量太大,所以必須找工廠大量採購。這件事讓我有點吃驚,因為我的毛巾消耗量低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上次買毛巾採購也是3年前的事,而且我的毛巾平均可以用至少5年。
- Nov 30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7-同事用特殊鏡頭拍的超級月亮
朋友把桌球枱送我之後,他的工作室多出很多空間,我在工作室看到好幾隻大炮天文望遠鏡,這個同事也是天文迷。在等待搬家小貨車來臨的空檔我們聊了天,問他有沒有拍下前陣子的「超級月亮」?同事給我看了他拍的照片,那個月亮大得不像話,而且還有月球表面還有顏色變化,跟我11月14日那天看到的超級月亮完全是兩碼事。
- Nov 29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6-因為一句話讓我對日本佐渡島起了興趣
之前累積的飛機哩程可以換一張亞洲來回機票,可以選日本航線任何一點,但我這次放棄日本選了東南亞國家。已經到了快要出發卻又開始後悔起來,因為到東南亞國家自助旅行需要事先查資料,加上最近看到介紹佐渡島的文章引起我的興趣。雖然日本快要玩遍了但位於新潟外海的佐渡島從來不是我的選項,總覺得是鄉下鳥地方沒什麼看頭。但雜誌報導佐渡島的一句話卻讓我對佐渡產生興趣,佐渡與台灣九份一樣,古時是產金盛地,遊客可以到西三川黃金公園體驗淘金的樂趣。
- Nov 28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5-整修新竹頂樓-桌球枱進駐
為了搬回同事送的桌球枱費了千辛萬苦,在寒流來襲的天氣搬到滿頭大汗。桌球枱放在同事家透天厝三樓,要搬到我家的頂樓(六樓),雖然兩邊都沒有電梯但我覺得應該不難。同事說需要2位壯丁才能搬下來,但我只請一位男同事來幫忙,因為另一位壯丁就是我本人。
- Nov 24 Thu 2016 23:34
2016年日誌154-羅馬尼亞電影"等待八月"看女性的困境
對於羅馬尼亞這個國家你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想到這個國家就聯想到為非做歹的吉普賽人,就像西班牙人對於境內的吉普賽人從來沒有好臉色!其實吉普賽人在羅馬尼亞只佔了10%左右,羅馬尼亞人在歐洲的地位大概等同於菲律賓人,大型的人力輸出國,他們流出到世界各地做一般人不想做的幫傭工作。
- Nov 23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3-整修新竹頂樓帶來的新氣象
新竹貼磁磚工程本來已經完成,但自從頂樓整修完成之後突然多了許多空間等待填滿,包括5樓到頂樓之間的樓梯轉角,以及頂樓樓梯間整面牆壁。很多人看到照片後問我到底是住在什麼地方,竟然大樓的鄰居會允許我把樓梯間貼得花花綠綠?
- Nov 19 Sat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52-難得安靜的週末午後
一個星期裡面我最喜歡的日子是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早上這段時間,因為前面還有餘裕,但後面沒有追兵。不幸的是這幾個月因為裝潢房子工人在台北施工、法國朋友來訪諸多要事,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這段好時光,每個星期五晚上趕到台北住一晚,才來得及在星期六早上收貨或是讓工人來施工。要不然就是跟著法國朋友南奔北跑盡地主之誼,整個週末都泡了湯。
- Nov 18 Fri 2016 22:35
2016年日誌151-鳥取人的幽默:合格まちがい梨
到日本的觀光人數創歷年新高,超過2000萬人,台灣今年的訪日人數也超過300萬人,但到底有多少人去過山陰地區的鳥取県(トットリ),若不是2012年從歐洲回台灣時在山口県的下關入境,然後一路北上在日本玩了快2個月的話,我的行程應該不會經過鳥取, 那次我去了鳥取砂丘,發現鳥取名產的20世紀梨簡直貴得不像話,只吃了一個梨子霜淇淋聊表心意。
- Nov 16 Wed 2016 23:31
2016年日誌150-杯蓋的另類應用-浴室的二個大奶
上回買的6個Rosenthal杯蓋本來是想要貼在廚房牆壁上掛東西,但最後結果並不是這樣,其中2個還分別變成鎮守浴室的大奶和二奶。我在淋浴台的牆壁上貼了2棵瓷磚玫瑰花,沒有貼邊感覺好像沒完成,本想用橘色瓷磚(每塊10x10公分)貼成一圈就好,貼到一半又覺得太單調(這就是我天馬行空的貼瓷磚style),馬上又找來一些樹葉形的瓷磚來充場面,五顏六色弄得非常華麗。就在忙碌的當兒又看到放在桌上的橘色杯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撩下去了。同事問我這個蓋子放在浴室的用途是什麼?是洗澡洗到一半用來搔癢的嗎?起初我不了解她的意思,仔細看了照片,發現杯蓋尖尖的突出部分還真像是女人的大奶子。
- Nov 15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9-台灣欒樹瓷磚拼貼(1)樹頂做文章
台灣欒樹是我最喜歡的本土樹種,它隨便種都會活,樹形漂亮,開花(黃色)和結果(棕色)都有不同風情,想要種植的話只要在樹底下就可以找到一堆小苗。自從在新竹的門口用瓷磚貼了一棵樹之後,我一直都想要再貼一棵特別的樹,當我在品東西找到一個橡木製的掛衣架之後,這個心願終於實現。
- Nov 14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8-因為小籠包而得救的台灣形象
- Nov 10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7-千呼萬喚的CLEAN UP廚具終於裝好了
千呼萬喚日本的CLEAN UP廚具終於送抵基隆港,我們在它抵達的隔日就安排施工,為了迎接這個貴客,我在前一天晚上就先到台北。Clean up的施工程序是這樣的,送貨收貨è流理台櫃體施工è流理台枱面施工,都有不同的配合團隊人來處理,通常後兩個流程會以接力方式完成施工。
- Nov 09 Wed 2016 22:54
2016年日誌146-原來老貓也可以變新把戱
人的心情會影響外觀,我覺得寵物也會,妹妹的金吉拉LULU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我第一次看到牠時覺得這隻可能是有主人的金吉拉裡面最落魄的一隻,樣子跟街貓很像。本來應該要很澎鬆的金毛竟然一絡一絡捲在一起,我第一次見到牠的第一個反應是妹妹虐待牠!妹妹的說法是這隻貓跟誰都不親,不論是貓還是人,牠拒人於千里之外,雖然妹妹有時會幫她梳毛剪毛,但過不久就又捲在一起。金吉拉的嘴巴是往下彎的,看起來好像不怎麼開心,看到其他兩隻貓在跟妹妹撒嬌時,這隻金吉拉也無動於衷。因為跟其他貓也處不好,這隻金吉拉常被霸凌,牠常常跟小媳婦一樣躲在陽台角落,長期憋尿的結果就是腎臟結石,後來把牠跟其他兩隻貓隔離後情況才好轉。
- Nov 08 Tue 2016 22:48
2016年日誌145-牠終於愛上我了
從小到大我們家都有養狗,我們兄弟姐妹4人都很愛護這隻狗,每個人也都覺得狗最愛他,也因此我們經常在爭辯這隻狗到底最愛誰。先把狗放在中間,我們分別從遠遠的兩邊呼喚狗名字,看牠到底會往那個方向跑,不論狗在中間怎麼猶豫,十之八九狗一定會跑到我這邊。
- Nov 04 Fri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4-法國人救了德國咕咕鐘
之前在網路上買到一個咕咕鐘,因為缺一個鐘錘和鐘擺,價格還蠻便宜,我用其他壞掉的咕咕鐘把配件補上,把鐘放在家裡最醒目的位置,本來以為從此以後每半小時可以聽到布縠鳥的叫聲,我非常喜歡布縠鳥開門出來鳴叫的感覺。那知道這鐘每每走了一小段時間就停止,撥弄鐘擺後也是走走停停,本來想要送修但很難找到修鐘的師父,只好自認倒楣把這個咕咕鐘當做壁飾。
- Nov 03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3-法國朋友說, 你爸真是太神奇了
很小的時候不知道是幾歲時跟著爸爸和媽媽去旅行,我對山地舞表演看得入迷,等到我意識到爸爸媽媽都不見時,才開始慌張起來找人,當我四處張望時突然聽到熟悉的聲音,老爸低沈有磁性的嗓音讓我安了心,我看到人群的另一端爸爸和媽媽站在那裡對我揮手。
- Nov 02 Wed 2016 22:44
2016年日誌142-你長得好像外國人喔
- Nov 01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1-舊社區是家具尋寶的好地方
我住的地方是位於文教區,房子都頗有年份(約30年),每次朋友聽到地址時,大部分的人反應是那裡有什麼新房子嗎?看起來大家都很抬舉我,覺得我看起來像是住在有電梯的新房子。殊不知來我家是要爬樓梯的,買不起新竹動輒上千萬的新房子,不過我也沒那麼愛新房子,因為CP值太低,不合我的口味。
- Oct 31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40-碰到傳說中的登山好康
忘了是在那裡看過一篇七星山登山經驗談,之後我就一直期待那天也會碰到這種好康,登山還可以吃吃喝喝,像大甲媽祖遶境一樣免費吃遍各家美食。期待中的那一天終於來臨,而且完全在計劃之外,起因是來台灣旅行的法國朋友想要去爬山。今年五月到法國旅行,大部分時間待在巴黎,去了波爾多那幾天,法國朋友陪我搭火車到附近小鎮遊玩,還在盛產生蠔的大西洋海岸岬角健行一天。我猜喜歡健行的朋友一定也會喜歡陽明山的風景,為了報恩,在她抵達台灣的第二天,我們就搭260公車上了陽明山。
- Oct 27 Thu 2016 23:05
2016年日誌139-ROSENTHAL(羅森泰)杯蓋可以用來做什麼?
最近在YAHOO標到一批杯蓋,東西寄來時簡直樂翻了,這個在別人眼中形同廢物的杯蓋,卻是我裝潢房子的好材料。設計師為了台北家的裝潢花了很多心思,他說在我身上學到許多事情,因為我經常出題目考驗他的工班,發掘他們的潛力。這些形狀各異的杯蓋可以做些什麼事呢?起初是貪圖杯蓋是德國Rosenthal(羅森泰)牌子,圖案很美麗加上一元起標,當時還沒想到要拿來做什麼,收到東西後卻湧出許多點子,而且最後標到的價格也不高,6個杯蓋連同運費才台幣400元,買進口瓷磚都不只這個價格,若能照計劃好好運用的話,應該可以變成房子另一個吸睛亮點。
- Oct 25 Tue 2016 22:51
2016年日誌138-コキア 掃把草的秋日風景
有次在神奈川久里浜搭乘渡輪越過東京灣到千葉県做一日輕旅行,金谷港下了渡輪後我們去了鋸山日本寺(http://www.nihonji.jp/),看了雕在高聳石塊上的大佛和滿山的石雕羅漢,我沒想過離東京這麼近的地方還有這麼吸引人的風景,觀光客還不少但以本地人居多,幾乎沒有看到外國人。
- Oct 24 Mon 2016 22:48
2016年日誌137-東西方的鴻溝-寧可住旅館的法國人
為了法國朋友來台灣,前一陣子快馬加鞭趕工,上星期終於把房子弄妥,雖然還有很多細節要處理,但住起來還算舒適。房子位於黃金地段,我那時覺得朋友應該會對這個全新改裝的房子滿意才對,這樣也可以報答我去法國時招待之恩。沒想到朋友竟然跟我說,她早就去訂了青年旅館。雖然試著說服她,但朋友回覆如下
- Oct 20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36-日本扛回來的陶瓷插頭蓋
- Oct 19 Wed 2016 21:32
2016年日誌135-寄送包裹的bonus 整組小叮噹郵票
- Oct 13 Thu 2016 22:54
2016年日誌134-台中歌劇院萊茵黃金觀後感(2)滿場名牌卻沒有盛裝的fu
我的隔壁坐了2個學生,穿著像是剛從學校打完球急急忙忙趕到歌劇院的感覺,台中歌劇院跟歐美其他歌劇院一樣,會在最後一刻把賣剩的空位釋出給持有學生證的人,我在阿姆斯特丹曾經用這個方法看過葛路克的歌劇Iphigenie en Aulide,才花10歐元。對於喜歡聽古典音樂又有學生身份的人,歐洲是個享樂天堂,現在台中的學生也有這種福利真是太幸福了。
- Oct 12 Wed 2016 22:50
2016年日誌133-老媽的過貓田
以前我常會騎車到竹東市場買菜,主要是想買農家婦人賣的「過溝菜蕨」(又名過貓)。我對於過貓情有獨鍾,一是來自於它的口感,二是來自於記憶情感。我愛過貓獨特的帶澀口感,第一次吃過貓是老媽帶回來的,那時還沒有流行吃野菜及養生食品,老媽和她的姐妹們到外祖父的果園採水果,碰到下雨天,果園的溝坎長出許多過貓,就被採了回家煮食,我們一吃就愛上,天天吵著要吃過貓。
- Oct 11 Tue 2016 22:59
2016年日誌132-台中歌劇院萊茵黃金觀後感(1)有錢真好
生平第一次砸大錢買了歌劇票,我的感想是「有錢真好」。指環第一部「萊茵黃金」也是這部龐大史詩的序曲,能夠在台中歌劇院看完「萊茵黃金」讓我覺得台幣7040(原價8800打8折)花得很值得,因為歌劇院太美了,而且能夠參與歌劇院元年的第一場歌劇盛事真是與有榮焉。西班牙宅男M家裡很有錢,經常聽到他飛到義大利、德國聽音樂會看歌劇首映,以前總是很羡慕但那時我還捨不得花太多錢買票,每次都坐在靠屋頂的位置。這次買的是這場歌劇最貴的票,坐在面對舞台最好的位置,整個場景讓我回想起在柏林的德意志歌劇院看過的指環第三部「齊格菲」。德意志歌劇院看起來很像是傳統的電影院,方正沒有死角,每個位子都可以很清楚看到舞台,台中歌劇院的一樓座位設計也很類似。
- Oct 04 Tue 2016 22:59
2016年日誌131-腦筋透逗才想要搬43公斤的馬桶回台灣
知道我在改裝房子的朋友都很期待一件事,他們想要感受使用馬桶水洗手的樂趣。這幾天快馬加鞭跟設計師敲定換新馬桶時間,我們即將有一個非常特別的TOTO馬桶進駐,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從日本買馬桶回來,我自己倒是為了這件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後再也不敢做第二次。本來我對馬桶重量沒有概念,但現在問我就對了。
- Oct 03 Mon 2016 23:12
2016年日誌130-屋頂花園的抛磚引玉
- Sep 29 Thu 2016 22:46
2016年日誌129- 愛上白水木
新竹和台北的房子同時整修完成,突然間我們來到最美好的時光,因為要開始選花佈置花園,這種狀況就像是房子裝潢完畢開始買傢俱一樣讓人期待。台北的房子除了原來的小花台,又多做一個小陽台,在特力屋買了南方松花架,夢想可以在上面吊掛植物綠化牆壁,也可以買一棵稍微大一點的盆栽擺在陽台上。
- Sep 26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28-爸爸說家裡好像嘩一下(2)丟掉過去迎向新生活
老媽的衣服和鞋子至少有一半是我和妹妹送回南部的,美其名是送給老媽穿,其實有大部分是過時或是我們買了之後發現不合適的東西,每一件都被老媽仔細收起來,她喜歡的衣服就會看到穿著的痕跡,有的還穿破了被塞在角落,老媽穿不下去或是不喜歡的衣服就原封不動被保存在衣櫃裡。我們一件一件的整理衣服,就像在審視自己過往的錯誤,說錯誤其實也盡然,因為穿衣品味的養成其實都是由這些錯誤堆疊而成。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很會收東西的老媽,就沒有機會看到自己從小到現在的買衣穿衣過程,它根本就是一頁台灣時尚流行的演化史。
- Sep 24 Sat 2016 22:15
2016年日誌127-砸大錢買了台中歌劇院"萊茵黃金"的門票
我有一張華格納「指環」(Der Ring)系列的DVD,15年前買的,到現在還沒看完全部,我覺得聽華格納需要古典音樂聽到某種程度才能入門,我也是到這兩年才有點進入情況。15年來陸續接觸到華格納的歌劇,從一開始的排斥聽不下去到現在的愛不釋手,關鍵在於2013年看的NSO製作的「女武神」Die Walkure。華格納的歌劇我也只看過「齊格菲」和女武神。2013年看過NSO的女武神之後,在日本又看了日本歌劇團體製作的「女武神」,看完之後才真正了解華格納「動機」的應用,也發現想看華格納並不一定要崇洋,台灣本土製作的也可以勝出。
- Sep 19 Mon 2016 23:17
2016年日誌126-爸爸說家裡好像嘩一下 (1) 整理老媽遺物
- Sep 15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25-新抓到青鳥-Georg Jensen1991年天河石年度項鍊
不知道長榮航空是什麼時候開始賣這款限量的GEORG JENSEN 1991年亞馬遜石年度項鍊的,但我必須承認在9月初搭飛機去日本時翻到那頁廣告的一刹那,我就想把這條項鍊據為己有,因為亞馬遜石的顏色也是我夢寐以求的顏色,一直以來都在追尋這種藍綠色調的東西,家飾品、服飾或是飾品。在沒有接觸到這款亞馬遜石之前,土耳其藍是比較接近我想要的顏色,但它像是藍色攙了太多奶,我想要再接近綠的顏色,原來這隻青鳥叫做亞馬遜石又名天河石(Amazonite)。
- Sep 14 Wed 2016 22:53
2016年日誌124-看我又從日本帶回來什麼新玩意-可以完全透視的紗窗
每次出國都會找到一些新奇玩意兒,週遭朋友和同事似乎也很期待。本來我以為「找到有趣的東西」是天經地義的事,後來才發現並不是這樣,每個人的素養、品味、冒險心會決定他們想看或想買的東西。有次一個日本朋友跟我出門,路上我一直在拍些有的沒的,譬如說倒影在水溝的花草光影之類的東西,朋友很驚奇的跟我說:「如果不是看到你拍照,我還真沒注意到有這些東西!」那時才發現原來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其實並不是適用每個人。
- Sep 02 Fri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23-祭母, 母祭(2)
2016年8月15日是我最不想面對的日子,因為從這天開始我變成無母之人。在那之前二天才剛跟老媽通過電話,當時她的聲音宏亮,我們熱烈討論接下來到日本遊玩的事情,叮嚀她要好好鍛鍊體力,因為這次要去黑部立山,住宿的地方標高2200公尺,需要走一點路。1995年我和老媽曾經到過黑部立山,當時我對日本的山還不是很熟悉,只知道黑部立山到了11月10日才會封山,我們在11月初搭了各種交通工具抵達2千多公尺的室堂之後,才發現積雪至少有一公尺,而且車站附近的山變成滑雪場,本來要住宿在雷鳥沢山莊的我們,決定立刻搭車子下山。從那次之後老媽一直沒有機會看到我讚不絕口的黑部立山風景。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接下來的日本之行安排住在黑部立山的室堂平,甚至早在3個月前就訂了很難訂到的日本最高的秘湯溫泉「みくりが池温泉」,打算給她一個大驚喜。
- Aug 15 Mon 2016 10:00
2016年日誌122- 祭母, 母祭(1)
唸國中時班上有位新來的轉學生,功課很好但不是很討喜,尤其是每到母親節要做康乃馨花朵或是大家興高采烈提到有關家中老媽的諸多瑣碎事情時,她就趴在桌上哭了起來,當時我跟這位同學還算親近,她第一次來我家時發生一件怪事讓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她把我老媽弄哭了!早熟的她跟我老媽講了許多她母親及去世後的事,講她爸爸如何傷心,我的同學得要身兼母職照顧家裡老小…。這些事跟她同齡的國中生無法理解,我想也沒人想聽,我記得老媽聽完她的故事淚眼漣漣,臨走時還拿了很多東西讓她帶回家,之後還經常問我那位同學的狀況。當時正值青春期經常與老母爆口角吵架,無法理解看起來並不關心小孩的老媽,為什麼會被這種事情感動。
- Aug 14 Sun 2016 21:51
2016年日誌121-槍與玫瑰(8)為了給50盆多肉植物居住
想要整修頂樓的起因是妹妹迷上多肉植物,起初是在陽台闢一個角落種植,品種越來越多空間不敷使用後,她就把那些寶貝植物移到頂樓一隅曬太陽,下雨天就把花盆收到室內。我們這棟五層樓共有10戶的傳統公寓,頂樓是住戶共用,所謂的共用就是堆放不用的雜物。之前房子會漏水,所以前任屋主花錢蓋了鐵皮屋,另一邊的鄰居可能漏水情況比較輕微,沒有加蓋,但到處可見隆起破裂的瓷磚。我們這邊多虧有屋頂加蓋沒再出現漏水,鄰居們把家裡不用的雜物堆在頂樓,加上陳舊破裂的瓷磚看了實在很礙眼,我們一直想要找個理由改善屋頂環境。
- Aug 14 Sun 2016 21:42
2016年日誌120- 順遊新埔的福祥多肉植物園
離開關西的力園農場之後,我們開車經過新埔回新竹,途中順遊新埔最有名的景點,福祥多肉植物園。雖然住新竹很久但我一直沒有去過新埔,那裡最有名的就是客家粄條和義民廟的大拜拜,自從迷上多肉植物與同好交流之後才發現「福祥」算是新埔的三寶之一。近20年來竹北房價一直漲,但周圍地區似乎沒什麼變化,最近幾年建商總算跨出頭前溪沿著慈雲路挺進新竹市,costco旁邊蓋了很多高樓大廈,但是位於竹北另一邊的新埔似乎沒有動靜,我是直到朋友的車子從新埔開進竹北才發現,原來沿著喜來登大飯店旁邊那條自強北路往前走,不到幾分鐘就會進入新埔鎮的境內,它和關西鎮一樣有很漂亮的聖母堂和鄉間風景。
- Aug 13 Sat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19-關西力園農場買物之旅
台北和新竹同時改裝房子真是累人,幾乎天天都在喬事情,不是買材料就是在打點各種微不足道但又必須要做的事。這個週末泥作和油漆在新竹上場,下星期一台北的工人要進場拆天花板、加大窗戶、油漆移冷氣機,前幾天去淨空現場和張貼公告告知鄰居。就在這2件事當中的空檔,我在星期六做了2件事,一是去報名參加關西力園農場的活動+參觀專營多肉植物的福祥、二是在家裡設宴款待貓獸醫和他們的家人(訪客共6人)。力園的活動主要是想介紹力園創辦人李秋涼女士找到的神奇鍋子(18層複合材料),可以無水無油煎魚、煎肉。
- Aug 12 Fri 2016 23:00
2016年日誌118-玫瑰與槍(7)沒有釘櫃子就不算改裝嗎?
台北房子整修的同時,新竹的頂樓瓷磚翻新也在動工,週末和下班後為了購買材料及規劃忙得快要爆肝。每個人都跟說:「整修空房子不會太累,只要交給設計師和工人就夠了。」業主只要願意出錢,事情自然好辦,但業主若想要不同於傳統想法的整修,那像我這樣親自下海就不足為奇。
- Aug 10 Wed 2016 22:38
2016年日誌117-槍與玫瑰(6)做廚具竟然也有眉角
- Aug 07 Sun 2016 22:02
2016年日誌116-槍與玫瑰(5)保用一輩子的CLEAN UP廚房流理台
- Aug 04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15-槍與玫瑰(4) 台灣精品第二波 羅力CLASSIC水龍頭
據說台灣中部是傳統金屬加工產業的重鎮,高檔的不鏽鋼產品都出自該地,除了之前提到的DAY&DAY,還有一個品牌也讓我”足感心”,那就是推出CLASSIC品牌的羅力(LOLAT)。我是在homebox認識classic這個牌子,根據我經常在特力屋和好博家(HOMEBOX)買物的經驗,特力屋賣的東西比較傾向推出自有品牌,便宜堪用但品質較差,而homebox的東西有比較多高檔產品可選,價格當然也高了些。
- Aug 02 Tue 2016 22:50
2016年日誌114-槍與玫瑰(3)DAY & DAY的不鏽鋼層架和掛架
自從上回新竹房子改裝用了DAY&DAY(日日商業)不鏽鋼層架後,它突然間變成一種「改裝症頭」,似乎沒有用DAY&DAY讓浴室和廚房銀光閃閃,就沒有改裝完成的fu。比較過DAY&DAY和其他不鏽鋼產品的差異,DAY&DAY不只是設計領先(變成後繼者的模仿對象),而且不鏽鋼品質非常好,長期曝露在水氣和空氣中會讓不鏽鋼失去光澤,但它只要稍微擦拭一下立刻又是閃閃發亮,與他牌的產品比起來,它的產品做得非常紮實。
- Aug 01 Mon 2016 23:11
2016年日誌113-槍與玫瑰(2)業餘泥作工人流了半公升汗水
老弟搬走快3個星期,每個週末我都到台北清理房子,測量各種尺寸準備各種改裝事宜。當務之急是整理浴室,整個房子能夠出水的地方有廚房、浴室淋浴間和浴室洗手台的水龍頭,我接手時只剩洗手台能用,其他都因為漏水而被鎖住。這房子有許多地方需要整理,塑膠雨蓬壞了,下雨會漏水,要裝紗門解決房子通風問題,要更換流理台。時間有限我只能排列工作順序,先對浴室開了第一槍。我一直想要有一間很大很寬敞的浴室,牆壁上貼著自己配色和拼貼的瓷磚,天助我也,隔壁鄰居正好在裝修,透過工人找到他們的設計師幫我安排拆掉天花板和淋浴間的拉門。
- Jul 25 Mon 2016 22:26
2016年日誌112-槍與玫瑰(1)爛房子形成的元凶就是懶惰
- Jul 19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11-法國朋友也喜歡三宅一生的衣服
- Jul 18 Mon 2016 23:53
2016年日誌110-一門雙喜的故事
- Jul 14 Thu 2016 23:19
2016年日誌109-竹東市場買菜和退火的魚腥草茶
在竹東住過6年,每週末一定要到處竹東中央市場買菜,勤儉的客家人和竹東靠近山區的地緣關係,加上過往的輝煌歷史(曾經是重要的林場集散地)讓市場的攤位很有看頭。現在搬家到比較靠近新竹市區的東區,騎機車到竹東市場還蠻遠的就比較少去了,最近新竹公道五東段被打通,從這條路到竹東比起走光復路快得多,週末假日臨時起意到竹東市場買菜。沿路是綠意盎然的田園風景,想要騎更遠的話還可以直接騎到尖石去避暑納涼,不知道這種田園風景可以維持多久,因為建商的建案已經開始進駐,開馬路就是開發的前奏曲,政客們每次都說開馬路只是佔山林的一小部分不會影響環境,但以台灣人的方式,旁邊很快就開出產業道路然後鐵皮農舍、違章建築就如雨後春筍出現,接下來就是生態大災難。
- Jul 12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8-素人賣荔枝記事(2)眾志成城
因為賣荔枝而知道許多朋友家裡都有同樣的狀況,果農被大盤、中盤剥削,賣不到好價錢,現在網路發達,利用人脈或是網路銷售自家水果或農產品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北部買菜買水果都很貴,而南部老家的水果卻多到賤賣或丟棄,這個從幾十年前講到現在的老話題一直沒有解套,結果就是農村凋敝、空巢化,年輕人紛紛離鄉背井、忍受高昂的物價和房價。和那些家裡有果園的朋友一樣,我們都沒有太多賣東西的經驗,直覺就是提供一些荔枝給同事試吃,再問他們要不要訂。
- Jul 11 Mon 2016 21:36
2016年日誌107-素人賣荔枝記事(1)基於延續家族果園的使命
- Jul 08 Fri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6-鐵血老媽遊日本(6)買到爽 吃到撐的廉航遊日行程
從箱根回到東京就直奔東京車站,本來想要在橫濱停一下去逛馬車道的跳蚤市場,但大家都想直接到東京車站八重洲口的大丸百貨吃好料,所以我們就在「都路里」解決了午餐,大約排了20分鐘的隊。吃完飯老妹迫不及待要去三宅一生青山總店買PP的包包,但我記錯地方下錯車站,連累老媽跟著我們在東京最歐夏蕾(おしゃれ)的青山大道走了快一個小時(老媽走路很慢),才到三宅一生總店的表參道,買了PP紫色雙肩背包但想買的褲子沒有尺寸,請店員幫忙打電話確認還有貨的店家,又立刻搭地鐵趕往池袋東武百貨買物。老媽一直問包包和褲子是多少錢?我們隨便唬弄一個日幣金額,反正她也算不出來。老媽只要出一張嘴幫我們看看試穿的衣服好不好看就好,她會做衣服對於穿著很挑剔,她如果說好我們就買單了。
- Jul 07 Thu 2016 22:33
2016年日誌105-鐵血老媽遊日本(5)位於品川下町的品川宿和大丸百貨裡的都路里抺茶聖代
- Jul 06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4-鐵血老媽遊日本(4) 箱根一泊二食旅館極樂享受
第一次紅眼行程很簡單,就是橫濱、箱根和東京,第一天從羽田直奔橫濱櫻木町,在24小時營業的「一蘭拉麵」吃了拉麵當早餐。老媽的朋友常問她有沒有吃過貴參參的日本拉麵,現在她可以大聲的說吃過,而且吃的還是我心目中的日本第一名「一蘭拉麵」。吃完拉麵有了力氣,我們逛了港未來地區(我以前工作的地方)、紅磚倉庫和它美麗花園,花園裡百花盛開讓愛花的老媽心情大好,走路變得很慢,我知道她在打什麼鬼主意,我和妹妹一前一後跟得很緊防止她去拔葉子摘種子。老媽每次都說日本的花好漂亮,跟台灣不一樣,我和妹妹都很擔心我們會因為這樣被抓去關起來,所以都看得很緊。
- Jul 05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3-鐵血老媽遊日本(3) 3天走了50公里的日本行程
- Jul 04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2-為什麼我們要住在冬冷夏熱的房子裡
炎夏的週末假日到Costco買東西最讓人吃驚的莫過是賣場擠滿了人,但並不是大家都在買東西,大部分的人都在裡面吹冷氣納涼消暑,二樓賣書區杵著許多大人小孩,他們各自捧著自己想看的書和雜誌聚精會神的看。在自己家裡看書不是更愉快嗎?以省電為前提的話,就不是這樣囉!以新竹為例,隨便什麼大樓的新房子至少也要1000萬起跳,大部分的房子夏天沒有冷氣根本住不下去。
- Jul 01 Fri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1-鐵血老媽遊日本(2)帶老母撩下水-品川Intercity跳蚤市場
這次帶老媽到日本玩正好跨了週末,不可免俗的還是去逛了每週舉辦的品川intercity跳蚤市場。老媽很節儉,以前不管買什麼東西,只要讓她知道價格,回答一律是「這麼貴!」要不然就是「衣服已經很多了,舊的將就穿一下就好。」自從我開始在日本的跳蚤市場買物以來,她這兩句口頭禪就消失無蹤,於是我就放心的繼續逛我的日本跳蚤市場尋寶,而且這次還把老母拖下水,買到2件漂亮的名牌衣服(Nana camicie & Kenzo),有點擔心老母的小氣症頭會因此變本加厲,以後就只能在日本的跳蚤市場買衣服。
- Jun 30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100-法文班的期末聚會「酒趴」
法文班的期末聚會「酒趴」,總共來了10個同學,雖然大家都說要先吃過飯再來,但我還是準備足夠吃飽的份量,柑仔店買了2條棍子麵包,切薄片用來配鵝肝(法國帶回來的)、Costco買的紹興醉雞腿、台灣毛豆仁、搭配伊比利火腿的蘋果沙拉,頂級伊比利生火腿、鮮採荔枝。
- Jun 29 Wed 2016 22:07
2016年日誌099-古董和垃圾其實只是一線之隔
學期結束,6月最後一堂法文課移師到我家來頒發結業證書,順便聚餐。聽到有伊比利生火腿和法國肥鵝肝當酒餚,除了預定要慶祝用的兩瓶香檳酒,同學們帶來珍藏的好酒來助興,一時之間酒酣耳熱,氣氛非常熱絡。
- Jun 28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8-鐵血老媽遊日本(1)三宅一生的後背包入手記
- Jun 22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7-頂級大甲藺草蓆入手記(2) 果然有錢很好......
- Jun 21 Tue 2016 22:01
2016年日誌096-頂級大甲藺草蓆入手記(1) 本來以為6000元的就不錯了......
- Jun 20 Mo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5- Buen Camino!西班牙聖雅各朝聖路(Camino Santiago de Compostela)
住在西班牙期間共走了2趟聖雅各朝聖路,起初我以為它會跟其他健行或爬山一樣,在激情之後歸於平淡,但這條朝聖路在多年之後還不時撩起我的想念。朝聖路包含觀光、健行爬山、美食和最近很夯的「慢旅行」旅遊概念,如果你想完全脫離工作的干擾到一個沒有人找得到的地方,那麼聖雅各朝聖路是最好的選擇,行走在這條路上,如果沒有遵循黃色的朝聖路標誌,即使迷了路,GPS也救不了你。
- Jun 19 Sun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4-神戶異人館的party vs 園區LIVING ONE 家庭日party
北野異人館是日本神戶(Kobe)必遊的觀光景點,所謂的「異人」也就是外國人的意思,北野地區聚集許多各國人士蓋的房子。異人館的房子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它的歐風的優雅和閒適,寬敞和綠意,有些房子被私人企業相中,用來當做婚宴場地。想像在風和日麗的週末下午,一場婚禮在某棟宅邸中舉行,輕盈的華爾滋、穿著禮服的賓客拿起斟滿香檳的酒杯,走在有如綠毯的草地上……
- Jun 16 Thu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3-巴黎跳蚤市場買的彩花LC古董鍋燉燕窩-在家裡吃飯
連續假日趁機整理廚房,清出許多過期的乾貨,木耳、海苔、金針等等,我還看到半年前朋友送我的燕窩,幸好還沒過期。選日不如撞日,就是現在了,吃燕窩的日子。幸好櫃子裡還有冰糖和紅棗。朋友說燕窩要花一天時間先用水泡軟,把裡面的雜質和羽毛挑出,大概是天氣熱,泡半天就軟了。上網查了燉煮方法,就拿出上個月新入手的LC鍋,天氣炎熱,用彩色小花裝飾,1960年代製作的古董LC來燉燕窩,這個主意還不錯。不管是那個年代的製品,LC鍋最適合用來燉東西了,在法國的跳蚤市場要買二手鍋具的話,LC就是第一選擇,法國老媽媽用東西很謹慎,即使是用了幾十年依然保存完好的鍋子蠻多的。與動輒上萬元的新LC鍋比起來,功能性沒有比較差,古董款式看起來更美,若不是LC鍋實在是太重的話,我可能會多搬幾個回台灣。網路說燕窩要燉2-3小時,但用LC鍋只用小火燉不到1小時,燕窩就差不多化掉了。
- Jun 15 Wed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2-十三號星期五起程的法國之旅(14)買到宅急便魔女
- Jun 14 Tue 2016 22:00
2016年日誌090-十三號星期五起程的法國之旅(13)全景拱廊街的牛丼餐廳Oishinoya
第一天的巴黎懷舊拱廊街之旅在里昂信貸總行開啟驚喜序幕之後,我們又繼續走了好幾條拱廊小巷,王子(Passage des Princes)è維爾多(passage verdeau) è茹浮華拱廊街(passage jouffroy)è全景(passage des panoramas) 然後就到了肚子餓的午餐時刻。我們在拱廊街集中的舊市區走來走去,看到無數餐廳,這些餐廳一到用餐時刻就活了過來。生意好的餐廳門外總是坐滿了人潮,杯盤交錯,即使是肚子不餓,經過時也很想停下來吃頓飯。這種心情一直到全景拱廊街(passage des panoramas)就完全克制不住了,這條短短的街道擠滿各式各樣的餐廳而且生意都很好。我們猶豫不決的從巷子頭走到巷子尾,叉進橫巷,然後就在一家餐廳門口很堅定的停下來,它是Oishin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