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歐洲影展的匈牙利電影「老媽和她的瘋狂家族旅行」(Anyám és más futóbolondok a családból)讓我很驚艶,今年的「榮耀之子」也讓我看到拍手鼔掌,沒想到匈牙利的電影這麼強,讓我刮目相看。「榮耀之子」是以1956年匈牙利十月革命(最後以蘇聯坦克陣壓告終),和當年度匈牙利參加奧運(1956年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澳洲墨爾本舉行)水球比賽與宿敵蘇聯的爭霸過程做為主軸來舖陳故事。對於東歐我知道得太少,住在西班牙那兩年我有找機會到匈牙利、捷克、克羅埃西亞和波士尼亞這些東歐國家旅行,當時我是用西歐觀點來評斷這些國家,覺得他們有點落後,人民看起來有點陰鬱而不像歐洲那樣開朗,長相看起來也不稱頭,街景破舊髒亂。
當時個人粗淺而且武斷的觀察,或許也可以用來說明台灣對於東歐的陌生和不了解,在榮耀之子我看到學運的影子,不論歐洲或是非洲或是亞洲,當政客決定要對付你的時候,大家用的手段卻是這麼類似,但學生的純真和激情卻也大同小異,1956年由學生發起的運動企圖讓匈牙利擺脫蘇聯的控制,雖然從結果看起來它是失敗的,最後以蘇聯的坦克陣壓告終,但是它也喚醒匈牙利人民想要擺脫蘇聯控制的渴望。電影中另一個舖陳的故事是匈牙利奧運水球隊,那一年匈牙利奧運隊伍得到很多奬牌,包含9面金牌,10面銀牌和7片銅牌,是當年奬牌總排名第四名,以及觀眾一面倒的同情。
1956年奧運之後匈牙利代表選手有一半要求政治庇護,其中一位是美國金牌奧運泳將Mark Spitz的啟蒙教練,也就是這部電影舖陳的另一個故事「水中之血」的主角埃爾文·扎多爾(Ervin Zádor),也是紀錄片Freedom’s fury(2006,自由怒吼)的主角。
榮耀之子 Children of Glory (Szabadság, Szerelem)
2006, 匈牙利, 戲劇片, 123分鐘
導演:Krisztina Goda
匈牙利語,中英字幕
本片紀念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以及同時發生的“水中血”水球比賽。劇情發生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與墨爾本奧運會,影片帶觀眾進入二十世紀最激情與憂傷的人民起義。當蘇聯坦克正暴力地鎮壓匈牙利內的革命,位於墨爾本奧運會的匈牙利水球隊正在歷史上最血腥的水球比賽中擊敗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