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在春帆樓那一篇所提到的,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讓中、日二國,一個向下沈淪,一個前邁進。很討厭日本人或者對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導致百年來國家積弱不振而不爽的人,若是有像電影「回到未來」改變歷史的本事,你會怎麼做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來到19世紀山陰地方的荻(Hagi)搞破壞,如此一來日本就不能在20世紀發光發亮,為什麼呢?
就像在春帆樓那一篇所提到的,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讓中、日二國,一個向下沈淪,一個前邁進。很討厭日本人或者對於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導致百年來國家積弱不振而不爽的人,若是有像電影「回到未來」改變歷史的本事,你會怎麼做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那就是來到19世紀山陰地方的荻(Hagi)搞破壞,如此一來日本就不能在20世紀發光發亮,為什麼呢?
我妹每次去旅行,無論到那個國家她都可以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經常看到很晚,有時還大笑出聲,語言能力比她好的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或許是我的家族血液具有「打敗無聊」的基因存在。在台灣及西班牙我很少看電視,在旅行途中我也不看電視,唯獨在日本,我可以打開電視就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最愛的NHK節目,在學日文最熱烈的時期,我可以整天拿著電子字典盯著NHK 看遍各種節目而不厭煩。
一直以來,到日本旅行都是呼朋引伴,熱愛規劃旅遊行程的我就理所當然的當起免費導遊,因為同行的不是朋友就是親戚,雖然途中工作很辛苦但也很難有什麼怨言,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快要把日本玩遍。第一次到日本就待了9個月,那時雖然經常單獨旅行,但那時日文還不流利,與當地人交談的機會不多,我竟然到這一次才深刻體會到一個人在日本旅行痛快的地方,行程完全不需詢問別人的意見,不需要等人,我若想在房間裡待一天,也沒有人會有意見,我想吃得很好或吃得很爛別人也管不著。於是在抵達日本的第二天,我就待在房間裡寫文章、吃吃喝喝、規劃接下來幾天的行程,享受沒有室友的自由,期間只有旅館櫃台打電話來問我房間需不需要打掃,我說不用,結果他們馬上送了一袋包含浴衣和茶包、大小毛巾的東西讓我替換,這樣纖細的服務,因為促銷的關係我才付日幣4500(台幣1700)住2晚。而這樣的服務和競爭在日本非常普遍,城市越大越有機會撿到便宜,網路侵犯隱私權時有所聞,它帶給人類到底是幸福或不幸,現在還沒有定論,但透過網路我可以找到便宜又大碗的住宿,以前想找便宜住宿,青年旅館是唯一選擇,但現在網路登錄的旅館百花齊放,青年旅館在日本變成附屬裝飾品,我已經很多年沒在日本住過真正的YH。
聽完2個小時的世界一周船旅說明會,我在三越百貨舒適的沙發上享受免費的WIFI上網,然後到百貨公司的超市等待關門前的生鮮產品半額大拍賣,我也吃了價值台幣90元的生魚片當晚餐,這是來日本才有的特權,在別的國家吃不到這麼便宜又新鮮的生魚片。星期六晚上8點百貨公司關門,華燈初上,這時福岡的夜生活才正要開始,穿著制度的上班族與同事聚餐,年輕族群週末約會出遊,還有更多單獨一人的宅男、宅女。大部分都在餐廳吃吃喝喝,然後晚一點再進行「二次會的居酒屋或卡拉OK」,所有的人可以在福岡找到玩樂的方法,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遊戱房(Game center),這是我第一次到這種地方,說老實話我之前無法理解為什麼日本人需要這種地方發洩精力,總覺得去的人都是不良少年,但是啊!我在這裡看到上班族、中年的家庭主婦、宅男宅女、看起來很正經的男生女生,他們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戱機然後就沈迷在夾娃娃、打珠子遊戲台、打鼔、玩遊戲,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dance evolution」這種跳舞遊戯機,它也是場內唯一、聚集最多焦點的機器,機器前的小舞台也是宅男宅女的舞台,我在這裡站很久,因為實在是太有趣了。
在台灣的身份證我的名字是盧xx,但在公司人人叫我Charmian,我在莎士比亞的劇本發現這個名字,但它對很多人來說很難記。去了馬德里,為了讓老師和同學好記,所以把盧換成英文的Lu,語言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叫我Lu,後來跟我比較好的兩個法國同學發現Lu是我的姓,她們就堅持要叫我的本名。從馬德里出發旅行,路上碰到許多老外,他們叫我的莎士比亞英文名字,進入印度之後認識許多中國年輕背包客,他們叫我大姐;有一天我在雲南的大理購物,店老闆叫我「金花」,再更深入雲南我竟然聽到有人叫我「胖金妹」:然後來到成都九寨溝,在風景區照相時,有人跟我說「師傅!我們要照相,可否請你站旁邊一點?」我差不多快要噴火質問那個女人為什麼要叫我「師傅」,我看起來像開車的司機嗎?
從去年10月日本買回來的JR火車時刻表,我發現從中國有客船來回日本各個港口,港口以關西地區為主,分別是神戶、大阪和下關,從時刻表所附的網址,篩選過票價、船舶設備和抵達日本的港口位置,選了奧林汽船的遊輪「Utopia理想國」,它是從山東省青島開往日本下關的客貨兩用船,晚上8點開航,第三天早上9點30抵達日本下關。下關也就是馬關條約的簽約地,城內的「春帆樓」就是代表清朝的李鴻章與日本的伊藤博文簽訂條約的地方,那裡也是台灣脫離中國的影響力進入歷史的轉捩點,1895年的馬關條約敗戰的清朝把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啓日本殖民台灣50年的歷史,造就現今的台灣的哈日現象,也是現在魏德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時代背景,這部電影正在大陸上演,路上碰到很多中國的年輕人看過這部片子,但他們不了解這部電影的背景與台灣原住民的故事,我趕快把握機會跟他們解釋台灣文化的多樣化與日本文化對台灣的影響力。
我不太喜歡用MP3聽音樂,因為耳機讓我耳朵痛,所以即使是為了旅行買了MP3但平常也很少用,在我的MP3裡灌了全套瑪麗亞卡拉絲的歌劇選曲、海菲茲拉的小提琴選曲和蕭邦全集,其中我常聽的是蕭邦全集,不論是夜晚、白天或特殊場景,蕭邦都有音樂可以對應,但我是在這兩年的旅行中才愛上蕭邦,以前總覺得他的音樂太柔、太娘。
雖然我對這趟中國旅行很不滿意,但還是看到一些值得稱讚的地方,譬如說從九寨溝坐巴士回成都途中所碰到的一家人,譬如說搭了三次夜間硬臥火車。前往九寨溝的巴士經過2008年發生大地震的汶川,巴士裡有個爸爸對他的4歲小孩說明種樹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這個爸爸講了很多小孩不懂的名詞,小孩追問為什麼樹根可以吸水,不會造成洪水?後來爸爸想到一個方法,他說如果下大雨的話樹根的功能就像是大毛巾一樣,但你不能在山上放很多大毛巾吸水,但可以種很多樹來吸水,那就是為什麼我們沿路看到山上種這麼多樹!這個小孩對於山上舖大毛巾這個說法很感興趣,我想在他的小腦袋中也紮下了環境保護的幼苗。
在中國,有件事每天經常性發生,而且每次碰到都讓我毛骨悚然,那就是「吐痰」這檔事。去過中國的西班牙宅男M,每次口沬橫飛的提到他的中國之旅,都會表演一次中國人吐痰的樣子,然後下了一個結論,「中國好髒」;在約旦的首都安曼碰到的巴西夫婦,他們遊完中國的印象是「中國很貴」、「中國人吐痰所發出的聲音很噁心」,這兩點我都不例外的經歷到了。
玩完九寨溝和黃龍我對中國印象真是差到極點,真的走到那裡都是騙子而且物價被哄抬得很厲害,但是在成都的老沈青年旅舍住了一晚,帶著滿背包的吃食搭乘隔天下午的火車時,我對中國的印象又回復到勉強及格邊緣,被稱為天府的成都果然有兩下子。
以前曾經聽過中國的廁所沒有門,所以初到中國的人上廁所要打傘,那時我無法體會這種光景,來中國10天看到的廁所與台灣沒什麼兩樣,但對於廁所要收費而且沒有提供衛生紙覺得很不滿意。收費廁所從人民幣3毛(台幣1.5)到1元(台幣5元)的我都上過,城市的3毛廁所通常不太乾淨,但風景區裡的1元廁所也好不到那裡去,其中最讓我震撼的是從九寨溝回程途中所上的廁所以及中國人的行為。
大部分的人都先到成都,在青年旅館收集資料或聚結朋友後再繼續前往九寨溝、黃龍或西藏及其他景點。我正好和別人相反,所以當同室的兩個日本女生問我有關九寨溝和黃龍的住宿和高山症資料時,我馬上就哇啦哇啦講了一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九寨溝的住宿。
口
在參觀九寨溝來到絢麗的五彩池時,聽到一個遊客說,看過黃龍的五彩池就覺得九寨溝的沒什麼特別。對於要不要去黃龍,我猶豫了很久,第一個原因是那幾天天氣不好、交通不便,而且黃龍的門票與九寨溝不相上下,200人民幣(台幣1000),加上搭纜車的400台幣,總共是1400台幣。若不是旅館的人來問我要不要跟其他人一起拼車的話,我可能會放棄不去,拼車比舟車勞頓搭客運車貴200元台幣,但是旅館的人說因為包車,所以可以請司機讓我們下車參觀沿路景點,所以我就答應了。
我
在四川的九寨溝經歷進入中國最大的震撼,它的風景的確很漂亮,甚至讓不想再到中國的我,興起秋天紅葉季節再玩一次九寨溝的想法。九寨溝園區共有300多輛環保公車載運遊客,班次非常密集,6月中旬遊客還不算多,其實觀光客可以很從容的使用這些公車,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中國人改不了逃難本性,他們擔心坐不到車子的爭先恐後,甚至像打仗一樣衝鋒陷陣,讓九寨溝的巴士站像是難民營,你排隊在前面或是很早就上車也沒有用,因為插隊的人一大堆,而且還有更多上車佔位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