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聽布魯克納的音樂,是看過一部NHK記錄片「document 72小時」以三天的時間紀錄大阪西成區一個收費置物櫃的故事之後。故事裡面有一個居無定所開車跑遍日本工作的歐吉桑,他上工時只能携帶一點點隨身的東西,在漂流的生活當中被他緊緊抓住的其中一項物品是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CD,他在開車工作時聆聽。我那時看了很震憾,布魯克納的音樂真的有這麼神,變成這個日本歐吉桑的救贖? http://charmianlu.pixnet.net/blog/post/99697675

11月17日那天當我憑票找到位子時,剛開始有點錯愕,買票的時間有點晚,當時只剩2200元以上的位子,隨意在購票網站選位,也忘記到底選了那裡,到了現場才發現是在第四排靠近走道的位子,樂團就在眼前,我的前面擺著8支低音大提琴(bass cello)。有什麼交響樂編制大到需要8根bass cello?我只記得那天的曲目是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完全忘了其他曲目,當然也沒有在家裡先複習過。聽完精彩的上半場,老實說我對下半場的布魯克納還是興趣缺缺。上半場的協奏曲只用到2支bass cello,中場休息時,有幾個拉bass celloa的歐吉桑先上來練習,也就是這8支bass cello開啟我對布魯克納的興趣,這8個歐吉桑演出非常賣力,布魯克納的第七號交響曲有90分鐘長度,演出完畢全場起立鼔掌,很多人是為了90歲的指揮布隆史泰特,而我呢?掌聲是要獻給這8個低音大提琴手。只有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這種大編制才能呈現布魯克納最震撼人心的快板和最感動的慢板,音樂像海浪一波一波湧過來,你以為它不可能再高了,但樂團又繼續攀爬上了新高峰。聽音樂會對我來說有如家常便飯,但我有很久沒有體驗到這種聽音樂會的亢奮感,感動久久不散,回到新竹已經半夜之後但還是上youtube把阿巴多版本和傑利畢達克的版本挖出來重聽。親愛的布魯克納啊!我很後悔到現在才認識你?!

一直以來我都不了解為什麼歐洲樂團很喜歡排布魯克納和蕭士塔高維契的曲子,而我會愛上這兩個人的音樂都是因為聽過現場演出而改變的。2011年在維也納金廳聽到慕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2017年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透過布隆史泰特和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而進入這兩個作曲家的世界,這樣的音樂之旅是多麼奇妙的緣份啊!我想起布商大廈樂團的座右銘「真正的喜悅是件嚴肅的事」(Res Severa Verum Gaudium),當我認真的過每一天,把握機會學習和做想做的事情,所得到的報酬和喜悅一點一滴的累積,這些喜悅豐富了我的人生,但這些幸運的事情其實都不是自動送上門來,而是努力耕耘生活的結果啊。

音樂會結束後往捷運站方向走去,看到自由廣場上聚集的人潮才知道當天有戶外轉播,剛才走路到音樂廳途中有個學生打扮的人問我自由廣場怎麼走?原來他們是要去看戶外轉播。曾經我也是沒錢買票而在戶外看轉播的一員,那次是維也納愛樂訪台,自由廣場擠滿上萬的群眾,當時還沒有邀請樂團團員上台致意的習慣,但這個景像足夠讓出來探頭探腦的團員大為驚異,不久他們又叫來更多的團員出來看這個奇景,從此以後每個大咖樂團來台,團員和指揮出來向觀眾致意變成一個例行公事,這次也不例外。這次我有幸坐在裡面聽了精彩音樂會和熱烈的起立鼔掌盛況,然後走到戶外看到布隆史泰特對廣場守候的民眾致辭,跟著廣場上的人對指揮布隆史泰特高喊「Happy birthday」祝他90歲生日快樂,我想這只能用Bravo來形容,因為不會再有第二次這樣特別的盛會了。

 

 

主辦單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

演出節目: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者:

指揮—赫伯特‧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

小提琴—列奧尼達斯‧卡瓦科斯(Leonidas Kavakos)

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票價 800 1000 1600 2200 3000 3600 4800 6000

2017年11月16日曲目

布拉姆斯︱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77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77

舒伯特︱C大調第九號交響曲《偉大》,作品944

Franz Schubert: Symphony No. 9 in C Major, D. 944, "Great"

2017年11月17日曲目

孟德爾頌︱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64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 64

布魯克納︱ E大調第七號交響曲,作品107

Anton Bruckner: Symphony No. 7 in E Major, WAB 107

彌足驕傲的市民管絃樂團 (以下介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創自1743年,據稱是德國最古老的一支管絃樂團,比柏林愛樂還早一百三十九年誕生,甚至比維也納愛樂也整整早了一世紀左右。在他們傲人的文獻記載中,樂團的前身甚至可追溯到十五世紀,連被古典音樂界奉為神明的巴哈,都被寫進了萊比錫音樂發展歷史光環中。除了歷史悠久之外,另一個讓這支樂團驕傲的重大理由是,它的成立並非來自貴族豢養或王權贊助,而是由「市民的力量」所締造出的成績。 1743年,十六位萊比錫當地富商共同出資贊助了十六位傑出音樂家,他們的首場音樂會,對象不是皇宮貴族,而是當時新興的中產階級市民,從此成了德語世界裡第一支彌足驕傲的市民管絃樂團。1744年,樂團搬進萊比錫布商大樓做為練習與駐團場所,於是1781年起正式定名為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也許正因為如此純正崇高的「血統」,使得即便在社會主義東德統治期間,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依然受人尊敬,以至於在東德政權瓦解前夕,三十萬民眾走上萊比錫街頭搖旗怒吼的畫面中,一場一觸即發的暴動,竟在當時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指揮庫特馬索登高一呼下,不可思議的化解了這場可能的血腥動亂。 然而歷史上真正為這支樂團奠定堅實的基礎與名聲的,則要歸功於十九世紀著名的作曲家孟德爾頌。這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猶太銀行世家子弟,一生三十八年短暫壽命中,留下了無數甜美精采的作品;然而經常被樂迷們忽視的巨大貢獻,卻是他對近代交響樂團所開創出的經營概念。

孟德爾頌自1835年起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指揮,立刻為德國的交響樂發展開啟新氣象,他四處延攬樂界好手,擴編樂團人數至五十位演奏者,是近代交響樂團邁向大編制的起步。此外,他更是指揮棒的發明者,從此指揮法有了革命性的轉折。在樂團經營上,他親自參與每個行政細節,甚至創立團員退休金制度,奠定了現代交響樂團的經營基礎。而這支在他魔棒下脫胎換骨的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從此在歐洲聲名大噪,締造出無數音樂會盛況。

擔任指揮的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曾親隨二十世紀指揮大師伯恩斯坦習藝,並在二十八歲以前即獲得庫塞維斯基(Koussevitzky)以及薩爾茲堡指揮大賽首獎,一生轉戰歐美及亞洲各大知名交響樂團,更因音樂上傑出的成就受封為瑞典及丹麥爵士。現年七十八歲的他,據稱本次將是他音樂總監任內最後一趟親自領軍的亞洲巡演,想一嘗歐洲精緻古典樂風的交響樂迷們絕不能錯過!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文章取自網路,作者為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行銷部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糖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