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蘭詩歌的樂團、合唱團編制龐大,中間紅色部分就是穿紅衣服的兒童合唱團,近照如下圖,我只能遠遠的拍到下面的照片。
這次要去日本旅行沒有邀請宅男M參加,加了宅男M我就得要再找一個人湊成雙數,而且8個人旅行買票和訂房的難度都比較高,只好捨棄經常有機會到日本旅行的宅男M,讓其他兩個日文學得比較勤快的西班牙朋友跟我一起。
紙包不住火,不久後有人警告我下次若要跟宅男M見面最好戴著盔甲,因為據說他很生氣而且很想扁我,宅男M待我不薄,三不五時也會給我免費音樂會票。最後我只好動用明年的台灣之旅導遊做為交換,宅男M才消了氣,然後跟我說10月3日晚上在Auditorio Nacional(國立音樂廳)要演出Carmina Burana。即將出發去旅行,應該待在家裡整理行李的我,聽到Carmina Burana眼睛就亮了起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作曲於1937年的「布蘭詩歌」是少數我一聽立刻就愛上的音樂,在早期沒有網路的年代,要找到它的歌詞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這首曲子旋律充滿原始的野性與神祕感,經常被廣告拿來當做配樂。
今天是來西班牙之後,第一次在Auditorio聽西班牙的管弦樂團演出,上次聽的是烏克蘭交響樂團的演出。在台灣我覺得歐洲樣樣都好,來了馬德里又覺得歐洲其他國家比西班牙好,這種壞習慣真是要不得,昨天聽完馬德里交響樂團和合唱團的演出,才發現再怎麼差,歐洲樂團都有一定的水準,要演出「布蘭詩歌」是個大陣仗,除了大編制管弦樂團,還動用兩架鋼琴及不同的合唱團及男、女高音,成人合唱團及兒童合唱團。買完門票後我跑到音樂廳的另一端入口拿10月份的節目單,看到一群穿著紅衣、紅襪、紅鞋的小朋友,非常可愛,很想要偷拍其中幾個,但找不到機會下手。開演前,管弦樂團和合唱團員陸續就位,我看到剛才穿紅衣的小孩一個個走進舞台,才知道原來這群小孩是今晚的表演者,馬德里兒童合唱團團員。
馬德里國家音樂廳。
原本是為了布蘭詩歌而去的,但曲目還有其他兩首現代曲子,翻看節目單時對這兩首不抱什麼期望,想不到卻意外的好。第一首是Frühbeck de Burgos (1933)以布拉姆斯第4號交響曲的主題所作的fanfare:號角花彩,這也是我第一次認識fanfare這個名詞,但實際上我們經常聽到fanfare的曲子,例如美國作曲家柯普蘭就有一首非常有名的fanfare:凡人的號角。
第二首曲子的作曲家是馬德里出身的Pilar Jurado,本身也是女高音,當她出場致謝時,才發現她是個金髮尤物而且身材非常好,所作的曲子也不難聽,剛開始的確像閙鬼的音樂,加上合唱團唱出的竊竊私語聲,使整個音樂廳很像三更半夜一幢閙鬼的房子,但進入第二樂章後,大鼔有節奏的敲擊導出的音樂引起我的興趣。有趣的是,我在前往音樂廳的途中已經聽過這首曲子的片段,在5號要轉往9號線地鐵的步道,有個女人一直在我後面大吼大叫,不像是在吵架,帶點旋律性,我聽了一會就忍不住轉頭看,只看到一個很正常的女人,一臉若無其事的樣子。當Pilar Jurado的音樂「Numerum Nominis」進行到某個段落,我突然聽到熟悉的旋律,這不就是剛才在地鐵那個女人的叫喊聲!合唱團員坐地鐵要去音樂廳,途中在地鐵站練習唱歌,這是在歐洲!
西班牙音樂會的門票不貴,本土樂團演出的話大概都在十幾歐元左右。
平凡人的號角是號角花彩(fanfare)當中很有名的一首曲子。
卡爾沃夫的布蘭詩歌,最令人震撼的旋律。
女高音兼作曲家Pilar Jurado的介紹
http://www.operasiempre.es/category/artistas/pilar-jurado-artistas/
時間:2011年10月3日19:30
地點:馬德里國家音樂廳 Auditorio Nacional,Madrid
女高音:Raquel Lojendio, soprano
假聲男高音:David Azurza, Contratenor
男低音:Enrique Sánchez Ramos, Barítono
樂團:Orquesta: Orquesta y Coro de la Comunidad de Madrid
合唱團:Coro: Coro de RTVE
兒童合唱團:Coro de Niños de la Comunidad de Madrid
指揮:Director/a: José Ramón Encinar
上半場曲目
●R. Frühbeck de Burgos (1933)
Fanfarria para la Cuarta Sinfonía de Brahms
以布拉姆斯交響曲為主題的號角花彩
●Pilar Jurado (1968)
Numerum Nominis
下半場曲目
●C. Orff (1895-1982) 卡爾沃夫
Carmina Burana 布蘭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