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的建立影響許多台灣人的生活,現在的我可以沒有車子但不能沒有高鐵和捷運,不管是回台南或是音樂會趕場,尤其是台中歌劇院和高雄衛武營陸續開始營運之後。聽音樂會聽到要趕場是在高鐵出現之後才有的事情,以前只能去台北聽音樂會,但現在有了高鐵可以台北台中高雄來回奔跑都沒有問題,這個星期我就做了大膽嚐試,星期五下班後趕到台北國家戯劇院看來自德國的舞台劇,星期六早上到台中看下午場的芭蕾表演,晚上7點半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聽倫敦愛樂,星期天傍晚再去台北聽第二場的倫敦愛樂。
不只是滿足可以形容這次的創舉,每一場演出我都喜歡,而且在隔天星期一的法文及西文一對一課程,分享了這次的音樂會趕場經驗。通常去歐洲旅行時我的音樂會行程就是這樣安排,以前歐洲是古典樂迷的天堂,我覺得台灣也快要相去不遠了。我會買3月8日的布萊希特「夜半鼔聲」是因為我從來搞不懂德國人的哲學觀,通常他們的文學作品也是又臭又硬,但透過舞台劇的改編,讓它更加平易近人,上次在台中歌劇院看過卡謬的「瘟疫」改編的舞台劇讓我嚐到甜頭,所以這次又去試了德國的布萊希特,由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帶來的演出。台北連續三天的演出竟然座無虛席而且觀眾年齡層非常年輕,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劇場導演魯賓(Christopher Rüping)非常年輕,用現代方式和配樂重新詮釋百年前的經典作品,贏得非常熱烈的掌聲,想當初買票時還蠻猶豫的,看完後卻是很慶幸才用幾百元就看到這麼棒的作品,我非常喜歡他的配樂,尤其是最後一幕主人翁克拉克在面臨抉擇:愛情還是革命?溫暖的床還是街頭?劇情在史邁塔納我的祖國(莫爾道河)vs 黑人民歌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rising sun),之前我曾經對這首日昇之屋歌詞做過一點研究(浪蕩子下場淒慘的入獄人生),在「夜半鼔聲」結局聽到這首曲子時非常驚喜,覺得導演用了它簡直是神來之筆。
2019TIFA 慕尼黑室內劇院《夜半鼓聲》
Drums in the Night
2019-03-08 ~ 2019-03-10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臺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要革命還是愛情?
如果要為這難題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百年。
1922年,戲劇大師布萊希特24歲,尚未成名的他劇作《夜半鼓聲》在慕尼黑室內劇院首演,這是個關於選擇的故事,與現實無異,每個選擇背後都有故事。
安娜,選擇相信愛人克拉格已戰死,遵從父母意見,嫁給沒打仗但從戰爭中獲取暴利的商人;克拉格卻並未戰死,回到柏林的他一無所有,在絕望與盛怒中投身革命,成為領導人物。一場重要的起義行動前夕,面對回心轉意的安娜,克拉格的選擇竟是……背棄革命,投奔愛情。
有趣的是布萊希特自己為結局掙扎數年,甚至傳言他相當後悔,近百年後,33歲新生代導演克里斯多福˙魯賓選在此作首演劇院演出,以兩種結局重新詮釋本劇。布萊希特《夜半鼓聲》丟出一個難題,克里斯多福˙魯賓則是大膽地為難題加上了期限,百年後,當時代與舞台都經歷革命,面對原作備受非議的結局,你我會有不同的見解嗎?
導演 克里斯多福•魯賓
德國最炙手可熱的新世代導演,2010年畢業後,隨即受到德國多位藝術總監青睞,劇院邀演不斷。每齣作品風格多變,評論者稱其叛逆不羈,但也因其創作的高度藝術性與話題性,總能引起評論與觀眾注目與喜愛。作品曾兩度入選柏林戲劇盛會十大節目,包含這次來台的《夜半鼓聲》。
導演/ 克里斯多福‧魯賓
演出者/ Hannes Hellmann, Nils Kahnwald, Christian Löber, Wiebke Mollenhauer, Wiebke Puls, Damian Rebgetz
舞台設計/Jonathan Mertz
服裝設計/Lene Schwind
音樂設計/ Paul Hankinson, Christoph Hart, Damian Rebgetz
燈光設計/ Christian Schweig
戲劇構作/Katinka Deeck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