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從圖書館借了很多裝潢書來參考,都是圖文並茂的中文書但翻譯自法國、日本或是本土自行製作,仔細研究了二十來本,可以歸類幾個趨勢重點,日本的書大都是小宅裝修和收納,法國人重視自我風格表現、儘可能跟別人不同,台灣的書則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傳裝的裝潢概念,把家裡弄得富麗堂皇,另一種是最近很夯的老宅裝修,依屋主個性採用各種傳統風、鄉村風、日式風、工業風而呈現不同風情,這種異於傳統風格的裝修,大都由屋主DIY自行裝修或是勉強才找到可以湊合著用的工班來施工。我覺得裝潢的風格和傾向某種程度說明了國民個性,台灣人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度非常高,也很願意自己嚐試,DIY市場方興未艾。而日本人呢?還是一如往常執著於收納(台灣人也受到嚴重影響),以及基地狹小的小宅整建及裝修,我個人覺得日本人的裝潢書除了收納部分,其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而收納這個部分是我覺得最有爭議的一點。

同事朋友第一次到我家,常會跟我說,你家沒有什麼收納空間但看起來好像也不會很亂(很亂的地方其實是在房間,沒被看見)重點在於是否嚴格執行斷捨離,我的罩門在於衣服太多但捨不得丟,很多人的罩門在於花錢買的東西捨不得拿出去丟掉,不出幾年家裡就呈現爆滿狀態。非得要在家裡裝設很多收納空間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釘製櫃子適可為止,牆壁空間應該大量被釋放出來,把多餘雜物丟掉,就像超過3年沒穿的衣服應該處理掉一樣(雖然這點我實在是做不到)

裝潢書裡最得我心的是一本法國人寫的工業風書籍(原點出版,工業風第一次就上手),大家都在談工業風但法國人呈現出來的樣貌最讓人驚艶,這個民族就是很有本事把很硬的東西化為繞指柔,就像巴黎的艾菲爾鐵塔為例,它是由工業風的要角鑄鐵建造而成,但它非常優雅而柔和,這是法國人對工業風的定義,在這本書裡得到很好的印證,也讓我對工業風有了另外的想法。之前在裝潢台北房子時,原本是要省錢自己裝湈,把浴室天花板拆掉以法式手法塗上白水泥,設計師問我是不是喜歡工業風?那時我對工業風還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只想往天花板爭取空間,後來越做越大必須拆掉客廳天花板而由設計師接手時,他竟然還是訂了天花板而沒有納入工業風的裝潢元素而把管線外露,當時為了省麻煩也全盤接受,現在看了法國裝潢書才發現我錯失了多少做實驗的機會。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透過自己動手的DIY、與不同設計師或裝修包工的溝通,或是閱讀不同風格的裝潢書,我發現DIY裝潢和任何一種需要練習的技藝一樣,都是需要不斷練習、實驗及嚐試,然後才能找出自己的風格,要不然只是讓設計師拖著鼻子走。雖然少了滑手機、上網或是無所事事的悠閒,但我更喜歡這樣的裝潢悠遊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糖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