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都為了爭取奧運舉辦資格,這幾年來動作頻頻,辦奧運也是都市更新最好的機會,於是銀座附近老舊的築地市場經常變成更新的目標,每次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說築地市場要搬家了,想要參觀的人要儘快,弄得每天限額120人的鮪魚拍賣見學,每天早上不到4點就額滿。
抵達東京第三天大清早,我搭乘地鐵大江戶線5:05第一班電車,在5點半來到築地市場,結果迎接我的是一個「受付終了」的牌子。參觀鮪魚拍賣分成2梯次,第一梯次早上5點25分出發,第二梯次是5點50分,警衛說早上4點前抵達才有機會。
不想花日幣3000多坐計程車的我,第二天使出終極手段,搭乘最後一班地鐵(早上00:10)來到築地市場,打算在門口等4個半小時。多看書很有用,因為讀過村上春樹的書,所以我知道Denny’s是24小時營業的餐廳,在築地市場附近的「勝どき橋」正好有一家,花了台幣100多元點了一客沙拉。我有點不了解現代人的生理時鐘,為什麼夜半的餐廳會擠滿吃飯的人?他們白天都不吃飯?需要在半夜2、3點吃飯解飢?
我用Lenovo x61筆電,在餐廳寫文章到淩晨3點半,然後再走到「おさかな普及センター」集合,已經有一對西班牙情侶等在那裡,4點一到警衛就把排隊的人群引到一旁的建築物繼續等,實在是太睏了,我竟然坐在地板上倚著背包就睡得跟死豬,一直到5點25要出發前才醒過來,最好鮪魚拍賣很好看,要不然就枉費我冒著皺紋增生的危險,熬夜等一個晚上。
以前觀光客可以隨處行走,現在只能在規範的區域內行走,而且得要起得夠早才看得到。
面對一大群外國人,魚市場帶隊的人還是繼續講他的日文,反正規矩大家都知道,可以拍照但不能用閃光燈,大家想拍的是成排放在地方的冷凍鮪魚,除了東京築地其他地方都看不到,那也是我拼老命要來一趟的原因,雖然其實我對吃鮪魚的肚肉比看鮪魚更有興趣。
拍賣的鮪魚被分成好幾區,每一區都有負責拍賣的人,競標者先用手電筒檢查鮪魚品質,他們隨身携帶一隻鐮刀,割開鮪魚的尾巴check魚肉帶脂的成份,然後再決定投那一隻魚,下多少錢的標。咕嚕咕嚕、哇拉哇啦,拍賣人發出幾聲暗語,然後在我們還搞不清楚狀況時,第一隻魚就已經叫賣完畢,賣掉的魚就被專人用車子拖出去斬了,接下來輪到下一隻,一直到所有的魚拍賣結束。
每一區都有一個拍賣人負責叫賣
被標走的鮪魚立刻被送上推車拖出去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