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對鐵件與實木板結合的椅子,坐起來很舒適而且跟西班牙進口的磁磚地板顏色好接近喔
新竹的房子已經住了8年,這是我成年離家自立所住的第一個坪數比較大的房子,就像許多人住進自己的房子會大肆裝修一樣,我也花了不少錢買家具,就在這幾年間把一個空房子變成現在塞滿東西的模樣。如果我早知道在這個老舊的社區可以撿到這麼多好家具的話,那我當初應該不會把家具「買滿」,而會留下更多的空間安裝撿到的寶貝。前陣子到台北發現老妹住的地方多了一個櫃子,台北的房子很小,早就叮嚀不要再添購任何家具。妹妹說櫃子是在附近撿到的(我真不敢相信有人會丟掉這個看起來要好幾萬的漂亮木櫃),看起來我們家人都遺傳到老媽喜歡撿東西的基因,老弟在台南,我在新竹,妹妹在台北!一家人對於全台家具回收略有貢獻,其中我所在的新竹算是「撿家具的貴寶地」。
大家都知道新竹是眷村大本營,我住的地方是學校和眷村混居的地方,有許多學校教職員居住的宿舍,也有許多老兵聚集的眷村,領公家薪水經濟情況相對穩定,採買的家具品質還不錯,隨著時間經過居民老化加上年輕人居住的壓力,許多老公寓都陸續被出售整修搬進新住戶,通常這個時候就是撿家具最佳時機。我最喜歡看到三、四十年前的家具被不識貨的人丟出來(機率蠻高的),可以撿到原木材質但是外型已經稍微現代化的家具(保留一點復古風),原木家具最怕的是像太師椅那種老叩叩設計,使用上也不太符合人體工學。三十幾年前的家具也因為台灣檜木來料限縮,開始使用部分木料與鐵器結合的時期,那時也開始大量使用東南亞進口的藤料製作家具,當時的藤又粗又結實,即使經過三十年的使用後被丟棄依然勇健,我這次就撿到一批這樣的貨色,二張實心木板與鐵件結合的小椅子、一張藤與鐵件結合的藤椅、一個早期松木組合櫃、一個木珠坐墊、六塊玻璃磚,大型水沈木和一大堆珊瑚礁石。撿到東西旳那一天,我總共走了21000步,來回搬運家具貢獻了四分之一。
老弟喜歡開車到處逛逛,看到廢棄的家具堆就停下來尋找是否有合用的木板,我是騎車兼走路,看到成堆的東西也會湊過去,我們都知道要搶在垃圾車之前搬走。不太理解為什麼許多台灣人喜歡新的合板家具而丟掉原木舊家具,在歐美尊重手作傳統,好的家具傳承後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他們擅長把老家具融入生活中活用。詢問坐在一邊的老太太,是否可以搬走放在一旁的家具?滿頭白髮的老太太用濃重的鄉音說「好!都可以拿」幸好離我家不是很遠但光是搬走我想要的東西走了就有十趟吧!附近居民都過來關心我搬了什麼。垃圾車不回收的沈重礁石和水沈木放在最後才搬,我打算把它們運回台南用來做庭園造景,有了這些的生力軍,相信院子的水池區應該會有另外一番風景!
木珠坐墊我本來沒有要拿,但在它附近忙著搬東西時一直聞到一股異香,後來發現是木頭珠子發出香味,就把它帶回家了,洗完曬乾後放在另一張很久以前在附近撿來的木椅上,讓我有種錯覺,這個木珠座墊和椅子以前是青梅竹馬,離散多年終於在我家相聚嗎!至於那六塊玻璃磚要怎麼用,最近看的一本書,當代花園的奇境(原點出版,Jardin contemporain mode d’emploi)介紹許多現代風花園和它的設計背景給我許多點子,最後會產出什麼樣的結果, 我自己也很好奇。隨意走路亂入的風景和物品,會帶來許多衝擊和後續行動,難怪我一直忙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