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RA  

          

        幾乎所有的日本史都會提到這個國家曾經有過階級區分。很久以前我曾經問過日文老師,現代的日本到底有沒有賤民(穢多えた)?日文老師斬釘截鐵的說有,他看過。我問老師要如何從外觀分辨賤民?他說很難描述,但從許多蛛絲馬跡就可以查得出來。去過日本許多次但完全感覺不到日本還有所謂的「賤民」。

   現在BBC報導印證日文老師說過的事,在日本還有300萬個賤民階級,他們不容於主流社會,大都從事屠宰業、殯葬業這些被社會認定為「不潔」的行業。日本從1871年公布「身份解放令」,立法消弭階級區分,一百多年來已經很難從外表或職業來區分,但龜毛的日本人還是想辦法做身家調查。我很常聽日本人提到自己的祖先是武士出身什麼的,接著再用家族的家紋來佐證,日本人視家紋如珍寶,用它來證明出身。

   網路上看到一篇資料,提到賤民(部落民)的分佈區域,大多是在西日本,主要在兵庫,奈良,三重等縣,最東只到長野縣。東日本因為是德川江戶幕府開始之後才發展的,比較少賤民(部落民)的存在從這點可以印證我的日文老師的說法老師是奈良県出身的他知道那些地方是部落民的村落,而且到現都被孤立於主流之外,沒有人想跟他們來往。

   電影「灣生回家」描述灣生日本人在台灣找到記載出生地的戶籍資料時的激動反應,這種反應讓我覺得日本人真的有很嚴重的「尋根」情結,很重視出身根源來。日本小說或電影裡很少看到出身低賤奮發向上的情節,或許他們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貧賤出身,更不會出現印度貧民窟電影「貧民百萬富翁」這種戯劇性情節,搞不好這個社會也不會特別讚許賤民翻身變成CEO的故事。

我比較好奇的是,到底賤民階層是如何形成的?查了資料,有人說是在桓武天皇時期(9世紀)就出現了。也有人說出現在鎌倉幕府時代(13241333左右),可能是佛教傳入日本所帶來的禁殺生觀念轉化而成,因此當時從事屠宰業、皮革業、劊子手等職業的人都屬於賤民。最重要的轉捩點就是在日本的戰國時代,那時經常打仗,戰事一結束,就必須要有人處理戰場上的死屍,而負責處理的特定族群是世襲的,這或許就是賤民的由來。看到這裡我恍然大悟,其實黑澤明的電影出現許多下等階層穿得破破爛爛的雜役,雖然他的電影主角都是武將和貴族,雜役只是像影子似有若無穿插電影當中,看電影當時我沒想到長篠之役在很短幾天折損幾萬人和馬匹,背後是有多少穢多(賤民)要出來收拾掩埋。

   這些賤民的後代一直都存在,只是一直被忽略或刻意排斥。我們以為很乾淨的日本,其實背後的髒污都被刻意抺除。比較起來印度人誠實多了。

 

 

日本社會仍有300萬賤民 藏身「不潔」行業

                        作者編譯田思怡╱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5年10月27日 上午2:57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日本是單一種族的國家,很少外國人,表面上也沒有階級之分,是相當和諧的社會,但有一例外,日本社會隱藏了封建時代遺留下來的「賤民」階級,他們是從事屠宰業、殯葬業等「不潔」行業的人,在封建時代屬於「部落民」階級,即使明治維新後已廢除種姓制度,部落民後代至今仍受到歧視。

東京芝浦肉市一間老房子的桌上,堆滿仇恨信函,這是從中世紀以來日本社會對屠宰業有偏見的證據。

屠宰業、殯葬業、皮革業和其他被認為「不潔」的行業,都長期被邊緣化,在芝浦屠宰場工作的人尤其受到歧視,雖然這裡出品全球最貴的和牛肉。屠夫這一行需要很高的技巧和訓練,沒有十年功夫不能獨當一面,但許多人不願說出他們的職業。

屠宰場的宮崎結衣說:「人們問我們做什麼工作,我們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我們不希望家人受傷害。我們能反擊,但若我們的孩子受到歧視,他們沒有力量反擊,我們必須保護他們。」

屠宰場內的許多工作人員都是「部落民」後代。「部落民」可追溯到封建時代,從事與死亡有關而被認為「不潔」行業的人,例如劊子手、屠夫和殯葬業者,他們居住在對外隔絕的村落,被稱為「穢多」,是最低階級的人。當年「穢多」階級若犯罪,武士階級可以殺了他們而不受懲罰。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還有地方官員宣稱,「穢多的命只值一般人的七分之一。」

種姓制度在一八七一年與封建制度一併廢除,但「部落民」仍難以融入社會。在應徵工作時,雇主會要求家族的戶籍地,「部落民」常不被聘用。

在一九七○年代,一個爭取「部落民」權益團體發現,一本三百卅頁、手寫的「部落民」姓氏和社區地名透過郵購秘密賣給企業主,許多大企業用這本名單剔除「部落民」。日本已立法禁止這種行為。

Google Earth在二○○九年提供東京和大阪的歷史地圖,竟標出封建時代「部落民」的村莊,引起公憤。現在還有多少人居住在歷史上的「部落民」村莊已難以查證。政府在一九九三年的調查中列出近一百萬人住在全國四千多個「部落民」村莊。「部落民解放聯盟」估計有六千個「部落民」村莊,總人口近三百萬。

聯盟人員說,現在仍有人私下買「部落民」姓氏和居住地名單,但用途不同。「有些個人買來調查未來的女婿或媳婦是否為部落民,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嚴重歧視之一。」

根據去年東京都民調,至今仍有一成東京人不願讓子女和部落民後代結婚,有近半數表示無所謂。

「部落民」的烙印難以消除,也與他們與日本黑道淵源深厚有關。研究日本黑道的美國記者艾德爾斯坦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黑道分子來自「部落民」社區。一名黑道大哥解釋說,由於「部落民」受到歧視,黑幫能給他們一個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糖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