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多年的買物心得是東西還是老的好。除了一些頂級精品能夠維持一貫水準之外,其他無論是鞋子布料工藝裝飾品,還是老的東西工比較實在。以喬治傑生(GEORG JENSEN)當例子,雖然現在可以買到以前少見的品項,但有機會的話我還是寧可買舊工款式。最近送了一個剛買的GJ胸針去修理,才用了幾次,別針部分就hold不住胸針重量而經常脫勾,這種事在以前我從來沒碰過。我覺得這款胸針的別針設計不良,應該會有許多顧客抱怨才對,但店員說並沒有,我的解讀是很多人購買GJ限量款式,然後把它鎖在櫃子裡等著增值。我覺得買珠寶就是要拿來用,如果正好增值當然是賺到,如果沒有賺到至少也取悅了自己。不過我最近也做了一個新決定,有標示丹麥MARK的品項先收起來,只戴泰國製的GJ,這樣即使丟掉或刮傷也不心疼,這也是好東西和普通貨的差別所在。

    朋友給我一個門簾,是用了十幾年的舊貨。東西交到我手上很驚訝的發現,十幾年前在品東西買的門簾竟然比我8年前買的細緻很多,織工和材料都屬上乘,但也不要嫌棄8年前買的東西不好,因為品東西不賣門簾了,想買也沒有。或許是門簾讓人覺得太老派,另一個可能性是門簾的生產成本已經大幅超出一般人認知或願意負擔的價格。能夠以傳統方式生產手工藝品的開發中國家越來越少,我想在越南北部原住民部落找尋美麗的刺繡或手工產品,卻愕然發現機器生產衣料已經佔據這些地方,生產成本便宜的手工製品有如青鳥難尋。

    我的抽屜裡有一對1997年在土耳其Konya買到的寶石耳環,我現在還弄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寶石,但視它如珍寶,手工打造的精緻銀製耳環,入手價格是美金10元。我還記得當時在銀匠店裡的牆壁上看到很多美麗,有如天方夜譚的書裡形容的珠寶,全部都是銀匠手工打造,從Konya回到伊斯坦堡之後我才發現原來10元美金根本買不到像樣的東西,在Konya停留的一個小時和買到的那副耳環變成一個回不去的桃花源,至今仍然後悔沒有多買。

   前幾天回老家,在老媽的衣櫥裡翻到不知道她在第幾次日本旅遊時買到的襪子和蕾絲布洋傘,從商標和價格可以看得出至少有30年以上的歷史,精緻的刺繡即使現在都很難找到,它們要嘛被中國的廉價品取代,要不就是變成讓人捨不得下手的高檔貨(還特別標示日本製)這些曾經理所當然可以買得到的東西,現在都變成了難尋的青鳥。每次翻尋老媽的衣櫥,總有一種時光旅行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黑糖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